裒字详情
裒
裒字概述
〔裒〕字拼音是(póu),部首是衣部,总笔画是12画。
〔裒〕字是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“亠、𮍦”或“衣、𦥑”,五行属金。
〔裒〕字仓颉码是YHXV,五笔是YVEU86,YEEU98,四角号码是00732,郑码是SNRH,中文电码是5938,区位码是5786。
〔裒〕字的UNICODE是U+88D2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5026,UTF-32:000088D2,UTF-8:E8 A3 92。
〔裒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二级字表中,序号5252。
〔裒〕字异体字是襃、𦥑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申集下 部首:衣部
武英殿刻本: 第2676頁,第6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117頁,第8字
標點整理本: 第1092頁,第28字
音《唐韻》:薄侯切;《集韻》、《正韻》:蒲侯切,𡘋音抔。《爾雅・釋詁》:聚也。《詩・小雅》:原隰裒兮,兄弟求矣。又,〈周頌〉:敷天之下,裒時之對。
义又,《爾雅・釋詁》:多也。
义又,《玉篇》:減也。《易・謙卦》:君子以裒多益寡。
音又,《集韻》:房尤切,音浮 —— 義同。
音又,博毛切 —— 同「襃」。詳襃字註。
义或作褎。
卷目:考證・申集下 部首:衣部
愛日堂藏本: 第652頁,第3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669頁,第38字
《詩・小雅》原隰裒兮。
謹照原文兮改矣。
注解
〔裒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申集下,康熙部首是衣部。
〔裒〕字拼音是póu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衣、𦥑。
〔裒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póu] ⑴ 聚集⑵ 减少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八上反切博毛切頁碼第272頁,第15字續丁孫
𧛙
異體𧜯、襃、褒
衣博裾。从衣,𠊻省聲。𠊻,古文𠈃。
附注邵瑛羣經正字:「襃,正字當作𧛙,今作襃,隸之省變。《玉篇》、《廣韻》、《五經文字》并作襃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六反切補袍反頁碼第698頁,第6行,第1字述
博裾。從衣𤓽聲。
鍇注臣鍇曰:「博,廣也。《漢書》云:『褱衣也。』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八上反切博毛切古音第十六部頁碼第1570頁,第6字許惟賢第688頁,第6字
衣博裾。
段注博裾謂大其袌囊也。《漢書》。褒衣大袑。謂大其衣絝之上也。引伸之爲凡大之偁。爲褒美。
从衣。𠊻省聲。
段注博毛切。古音在三部。𣜩作褒,作裒。
𠊻古文𠈃。
褒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536頁,第11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685頁,第6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521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349頁,第11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330頁,第10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1193頁,第2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2039頁,第2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4181頁,第2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1762頁,第2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213頁,第2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341頁,第9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2830頁,第1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8399頁【補遺】第17258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1091頁,第1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721頁【崇文】第2881頁 |
| 16 | 古字詁林 | 第七冊,第587頁,第2字 |
| 17 | 古字釋要 | 第801頁,第3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