蟾字详情

chánㄔㄢˊ
二级汉字通用字

虫部

19画

13

19画 (蟾)

左右结构

形声字

LINCR

IROS

57161

5853

8324

U 87FE

JQDY

竖、横折、横、竖、横、点、撇、横撇/横钩、横、撇、撇、点、点、横、横、横、竖、横折、横

蟾字概述

〔蟾〕字拼音是(chán),部首是虫部,总笔画是19画

〔蟾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虫、詹”,五行属金。

〔蟾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虫,詹( zhān )声。本义是蟾蜍( chú。

〔蟾〕字仓颉码是LINCR,五笔是JQDY,四角号码是57161,郑码是IROS,中文电码是5853,区位码是8324

〔蟾〕字的UNICODE是U+87FE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4814,UTF-32:000087FE,UTF-8:E8 9F BE。

〔蟾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二级字表中,序号6392

汉字解释

chánㄔㄢˊ

基本解释

〔~蜍〕两栖动物,皮上有许多疙瘩,内有毒腺,形状像蛙。吃昆虫、蜗牛等,对农业有益。俗称“癞蛤蟆”、“疥蛤蟆”;古代称“蟾诸”。简称“”,如“~酥”(色白,可入药)。“~宫”(月亮)。“~桂”。“~轮”(圆月)。“~辉”、“~光”、“~魄”(均指月光)。“~宫折桂”(旧喻科举考试登科)。

详细解释

名词
1.形声。从虫,詹( zhān )声。本义:蟾蜍( chú )简称“”,即癞哈蟆。
2.同本义。
toad;
小蟾徐行腹如鼓。 —— 元· 元好问《蟾池》
蟾壶(古代计时器。一种蟾蜍形的漏壶);蟾兔(蟾蜍与玉兔)
3.传说中月有蟾蜍。所以称月为蟾 。
moon;
蟾桂(神话中的月里蟾蜍和丹桂);蟾宫(指月亮中的宫殿)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申集中 部首:虫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2630頁,第4

同文書局本: 第1099頁,第7

標點整理本: 第1073頁,第39

唐韻》:職廉切;《集韻》:之廉切,𡘋音詹。爾雅・釋蟲》:鼃𪓰,蟾諸。【註】似蝦蟆,居陸地,《淮南子》謂之去蚊。廣韻》:張衡靈憲曰:羿請不死之藥于西王母,姮娥竊之奔月宮,蓋託身于月,是爲蟾諸。抱朴子》曰:蟾諸壽三千歲者,頭上有角,頷下有丹書八字。𤣥中記》:蟾諸,頭生角者,壽千歲〔「壽千歲」上脫「食之」二字。本作:蟾諸,頭生角者,食之壽千歳〕爾雅翼》:蟾蜍,今之蚵蚾,背上礧礧,好服牆隂壁下者,五月五日收之,謂之辟兵。餘詳蜍字註。

又,《廣韻》:視占切,音棎 —— 蟾光,月彩也。

正韻》:蟾蠩之蟾與月彩之蟾,同一物而有兩音者,方言之不同「也」。

卷目:考證・申集中 部首:虫部

愛日堂藏本: 第637頁,第3

同文書局本: 第1668頁,第52

《爾雅・釋蟲》鼃𪓰,蟾諸。〔註〕似蝦蟆,居陸地,淮南子謂之去蚊。

謹照原書釋蟲改釋魚。鼃改鼀。淮南子下去子字。蛟改蚥。

《元中記》蟾諸頭生角者,壽千歲。

謹照原文壽千歲上增食之二字。

注解

〔蟾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申集中,康熙部首是虫部

〔蟾〕字拼音是chá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虫、詹

〔蟾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虫,詹( zhān )声。本义是蟾蜍( chú。

〔蟾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chán] ⑴ 〔~蜍〕两栖动物,皮上有许多疙瘩,内有毒腺,形状像蛙。吃昆虫、蜗牛等,对农业有益。俗称“癞蛤蟆”、“疥蛤蟆”;古代称“蟾诸”。简称“蟾”,如“~酥”(色白,可入药)。“~宫”(月亮)。“~桂”。“~轮”(圆月)。“~辉”、“~光”、“~魄”(均指月光)。“~宫折桂”(旧喻科举考试登科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