蝈字详情

guōㄍㄨㄛ
二级汉字通用字

虫部

14画

8

17画 (蟈)

左右结构

LIWMI

IJCS

56100

5841

8269

U 8748

JLGY

竖、横折、横、竖、横、点、竖、横折、横、横、竖、横、点、横

蝈字概述

〔蝈〕字拼音是(guō),部首是虫部,总笔画是14画

〔蝈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虫、国”,五行属木。

〔蝈〕字仓颉码是LIWMI,五笔是JLGY,四角号码是56100,郑码是IJCS,中文电码是5841,区位码是8269

〔蝈〕字的UNICODE是U+8748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4632,UTF-32:00008748,UTF-8:E8 9D 88。

〔蝈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二级字表中,序号5707

〔蝈〕字异体字是

汉字解释

guōㄍㄨㄛ

基本解释

〔~~儿( guor )〕昆虫,身体绿色或褐色,翅短,腹大,善于跳跃。雄的前翅根部有发声器,能振翅发声。对植物有害。
(蟈)

详细解释

名词
蛤蟆 frog蝈氏,下士一人,徒二人。——《周礼》。郑玄注:“蝈,今御所食蛙也。”

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中没收录字头“”,请参考“”字。

卷别 :正文・申集中 部首:虫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2623頁,第7

同文書局本: 第1096頁,第9

標點整理本: 第1070頁,第19

唐韻》、《韻會𡘋古獲切,音馘。玉篇》:蛙別名。禮・月令》:螻蟈鳴。【註】螻蟈,蛙也。急就篇》〔註〕:蛙一名螻蟈,色靑,小形而長股。周禮・秋官》蟈氏〔註〕:蟈,今御所食蛙也;字从虫,國聲。別詳蛙字註。

注解

〔蟈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申集中,康熙部首是虫部

〔蟈〕字拼音是guō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虫、國

〔蟈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guō] ⑴ 见“蝈”。

说文解字

说文解字中没收录字头“”,请参考“”字。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十三上反切于逼切、古獲切頁碼445頁,第20

異體𧌒

蜮短狐也。似鼈,三足,以气䠶害人。从虫或聲。

蟈蜮又从國。

鉉注臣鉉等曰:今俗作古獲切,以爲蝦蟆之別名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二十五反切于逼切頁碼1051頁,第4行,第3

蟈短狐也。似鼈,三足,以气䠶害人。從虫或聲。

反切古獲切頁碼1051頁,第5行,第1

蜮又從國。

鉉注臣鉉等曰:今俗作古獲切,以爲蝦蟆之別名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十三上反切于逼切古音第一部頁碼2686頁,第4許惟賢1168頁,第8

蟈短弧也。

段注弧各本作狐。今正。毛公,班固,張揖,陸璣,杜預,范甯皆曰短弧。今惟《五行志》、《左傳釋文》作弧。不誤矣。《小雅》。爲鬼爲蜮。傳曰:蜮,短弧也。《左傳釋文》曰:短弧又作狐。按此因其以氣射害人,故謂之短弧。作狐,非也。其氣爲矢,則其體爲弧。

佀鼈三足。

段注《洪範》傳,陸璣疏皆云爾。

㠯气䠶害人。

段注陸疏云:人在岸上。影見水中。投人影則殺之。師古曰:短弧卽射工也。亦呼水弩。陸氏佃,羅氏願皆曰:口中有横物如角弩。聞人聲以气爲矢。用水勢以射人。隨所箸發創。中影亦病也。

从虫。或聲。

段注于逼切。一部。

蜮又从國。

段注國聲亦或聲也。《周禮》蜮氏。鄭司農云:蜮讀爲蟈。蟈,蝦蟆也。《月令》曰:螻蟈鳴。故曰掌去鼃黽。鼃黽,蝦蟆屬。《周禮》經注本如此。今本經作蟈氏。注曰:蟈當爲蜮。此譌謬倒易不可通之本。後鄭依司農易字。故注曰:蟈,今御所食蛙也。字从虫,國聲。蜮乃短弧與。所以申明先鄭易字之恉也。許不從先鄭說者也。故謂蟈卽蜮字之異者。蜮氏去蟈,卽去短狐也。葢《周禮》故書作蜮。亦或作蟈。先鄭從或本。許則謂蟈與蜮無二義也。
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
章太炎 (近代)

含沙射人,今暑時發沙氣病,皆由古蜮含沙射人之習,引申病亦名沙。

蜮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882頁,第2字
2陳昌治本第1137頁,第1字
3黃侃手批第844頁
4說文校箋第593頁,第7字
5說文考正第529頁,第19字
6說文今釋第1961頁,第4字
7說文約注第3296頁,第3字
8說文探原第6594頁,第2字
9說文集注第2822頁,第2字
10說文標整第352頁,第22字
11標注說文第569頁,第5字
12說文注箋第4688頁,第2字
13說文詁林第13003頁【補遺】第17954頁
14通訓定聲第888頁,第1字
15說文義證第1170頁【崇文】第4677頁
16說文句讀第1938頁
17章授筆記第556頁,第5字
18古字詁林第十冊,第66頁,第2字
19古字釋要第1231頁,第2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