聒字详情
聒
聒字概述
〔聒〕字拼音是(guō),部首是耳部,总笔画是12画。
〔聒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耳、舌”,五行属木。
〔聒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耳。本义是吵扰,声音高响或嘈杂。
〔聒〕字仓颉码是SJHJR,五笔是BTDG,四角号码是12464,郑码是CEMI,中文电码是5109,区位码是8188。
〔聒〕字的UNICODE是U+8052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2850,UTF-32:00008052,UTF-8:E8 81 92。
〔聒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二级字表中,序号5078。
〔聒〕字异体字是咶、𠅪、𢡲、𦕾、𦗦、𦗾、𦘉、𨈸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未集中 部首:耳部
武英殿刻本: 第2309頁,第10字
同文書局本: 第967頁,第11字
標點整理本: 第932頁,第25字
音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𡘋古活切,音括。《說文》本作𦕾,讙語也。《廣韻》:聲擾也。《書・盤庚》:今汝聒聒。【傳】聒聒,無知貌。鄭云:難吿貌。《正義》曰:多言亂人之意。《左傳・襄二十六年》:聒而與之語。【註】聒,讙也。《抱朴子・廣譬卷》:春蛙長譁,而𨢄音見患於聒耳。
音又,《韻補》叶紀劣切,音厥。郭璞〈江賦〉:陽鳥爰翔,于以𤣥月;千類萬聲,自相喧聒。
注解
〔聒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中,康熙部首是耳部。
〔聒〕字拼音是guō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耳、。
〔聒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耳。本义是吵扰,声音高响或嘈杂。
〔聒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guō] ⑴ 声音吵闹,使人厌烦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二上反切古活切頁碼第399頁,第9字續丁孫
𦕾
異體聒
讙語也。从耳𠯑聲。
附注邵瑛羣經正字:「今經典多作聒……正字當作𦕾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三反切古活反頁碼第960頁,第1行,第1字述
讙語也。從耳𠯑聲。
鍇注臣鍇曰:「《春秋左傳》:『太子痤聒而與之語。』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二上反切古活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第2366頁,第1字許惟賢第1028頁,第6字
讙語也。
段注讙者,譁也。
从耳。𠯑聲。
段注古活切。十五部。
白话解释
聒,狂欢谈论。字形采用“耳”作边旁,“”作声旁。
聒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787頁,第8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1003頁,第6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756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522頁,第8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472頁,第2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1731頁,第3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2925頁,第4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5853頁,第1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2515頁,第3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313頁,第1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501頁,第1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4156頁,第3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11683頁【補遺】第17777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2749頁,第5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1037頁【崇文】第4145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1703頁 |
| 17 | 古字詁林 | 第九冊,第580頁,第1字 |
| 18 | 古字釋要 | 第1101頁,第1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