蚓字详情
蚓
蚓字概述
〔蚓〕字拼音是(yǐn),部首是虫部,总笔画是10画。
〔蚓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虫、引”,五行属土。
〔蚓〕字仓颉码是LINL,五笔是JXHH,四角号码是52100,郑码是IYI,中文电码是5727,区位码是8230。
〔蚓〕字的UNICODE是U+8693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4451,UTF-32:00008693,UTF-8:E8 9A 93。
〔蚓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一级字表中,序号1903,属次常用字。
〔蚓〕字异体字是螾、𧈳、𧍢、𧓒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申集中 部首:虫部
武英殿刻本: 第2581頁,第16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077頁,第35字
標點整理本: 第1051頁,第9字
音《唐韻》:余忍切;《集韻》、《正韻》:以忍切,𡘋音引。《說文》:螾,或作蚓。《禮・月令》:蚯蚓出。《孟子》:充仲子之操,則蚓而後可者也。《本草》:蚯蚓,一名曲蟺,一名土龍,入藥用白頸是其老者;《爾雅》謂之螼螾,巴人謂之胊䏰。《續博物志》:蚯蚓,長吟地中,江東謂之歌女。《𡌨雅》:蚯蚓,土精,無心之蟲,與阜螽交。
义又,寒蚓。詳蜸字註。
义又,山蚓。《正字通》:蛇名。大如蚓,有鱗,其尾如首。
义《正韻》通作螾,《集韻》亦作𧍢。
注解
〔蚓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申集中,康熙部首是虫部。
〔蚓〕字拼音是yǐ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虫、引。
〔蚓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yǐn] ⑴ 〔蚯~〕见“蚯”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三上反切余忍切頁碼第441頁,第6字續丁孫
螾
側行者。从虫𡩟聲。
蚓
螾或从引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五反切余忍切頁碼第1043頁,第3行,第2字述
側行者。從虫寅聲。
反切………頁碼第1043頁,第3行,第3字述
螾或從引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三上反切余忍切古音第十二部頁碼第2652頁,第4字許惟賢第1154頁,第3字
側行者。
段注《考工記》。卻行,仄行。鄭曰:卻行,螾衍屬。仄行,蟹屬。與許異。今觀丘蚓實卻行。非側行。鄭說長也。丘蚓俗曰曲蟮。漢巴郡有朐忍縣。以此蟲得名。丘朐曲一語之轉也。或譌胊忍爲胊䏰。讀如蠢潤二音。遠失之矣。
从虫。寅聲。
段注余忍切。十二部。
螾或从引。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丘蚓乃曲蚓之借,今名曲蟮。
蚓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872頁,第6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1122頁,第2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835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586頁,第1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524頁,第5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1936頁,第5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3256頁,第1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6508頁,第2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2791頁,第1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348頁,第9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561頁,第6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4627頁,第2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12857頁【補遺】第17939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3331頁,第2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1150頁【崇文】第4597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1912頁 |
| 17 | 章授筆記 | 第551頁,第8字 |
| 18 | 古字詁林 | 第十冊,第15頁,第1字 |
| 19 | 古字釋要 | 第1221頁,第6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