荈字详情

𭗱

chuǎnㄔㄨㄢˇ

艹部

9画

6

12画 (荈)

上下结构

TNIQ

ERMB

44250

U 8348

AQAH 86 、 AQGJ 98

横、竖、竖、撇、横撇/横钩、点、横、撇折、竖

荈字概述

〔荈〕字拼音是(chuǎn),部首是艹部,总笔画是9画

〔荈〕字是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“艹、舛”,五行属木。

〔荈〕字仓颉码是TNIQ,五笔是AQAH86,AQGJ98,四角号码是44250,郑码是ERMB

〔荈〕字的UNICODE是U+8348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3608,UTF-32:00008348,UTF-8:E8 8D 88。

〔荈〕字异体字是𦯢

汉字解释

chuǎnㄔㄨㄢˇ

基本解释

茶的老叶,即粗茶。

详细解释

名词
采摘时间较晚的茶 tea that is collected late荈:茶叶老者。——《玉篇》槚,苦荼。——《尔雅》。晋· 郭璞:“早采者为荼,晚取者为茗,一名荈。”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申集上 部首:艸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2467頁,第3

同文書局本: 第1030頁,第15

標點整理本: 第998頁,第13

集韻》、《韻會𡘋尺兗切,音舛 —— 茶葉老者。類篇》:茶晚取者多荈。〈吳志・韋曜傳〉:密賜曜茶荈以當酒。

卷目:考證・申集上 部首:艸部

愛日堂藏本: 第587頁,第3

同文書局本: 第1666頁,第9

《類篇》茶晚取者多荈。

謹照原文多荈改名荈。

注解

〔荈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申集上,康熙部首是艸部

〔荈〕字拼音是chuǎn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艹、舛

〔荈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chuǎn] ⑴ 茶的老叶,即粗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