舩字详情

𭗱

chuánㄔㄨㄢˊ

舟部

10画

4

10画 (舩)

左右结构

HYCI

PYOZ

28432

U 8229

TEWC 86 、 TUWC 98

撇、撇、横折钩、点、横、点、撇、捺、撇折、点

舩字概述

〔舩〕字拼音是(chuán),部首是舟部,总笔画是10画

〔舩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舟、公”。

〔舩〕字仓颉码是HYCI,五笔是TEWC86,TUWC98,四角号码是28432,郑码是PYOZ

〔舩〕字的UNICODE是U+8229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3321,UTF-32:00008229,UTF-8:E8 88 A9。

汉字解释

chuánㄔㄨㄢˊ

基本解释

同“”。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未集下 部首:舟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2415頁,第13

同文書局本: 第1009頁,第26

標點整理本: 第978頁,第25

廣韻》:食川切 —— 與船同。史記・佞幸傳》:鄧通以濯舩爲黃頭郎。淮南子・道應訓》:至於中流,陽侯之波,兩蛟夾繞其舩。

注解

〔舩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下,康熙部首是舟部

〔舩〕字拼音是chuá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舟、公

〔舩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chuán] ⑴ 同“船”。

说文解字

说文解字中没收录字头“”,请参考“”字。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八下反切食川切頁碼280頁,第13

異體

船舟也。从舟,鉛省聲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十六反切市縁反頁碼712頁,第5行,第1

船舟。從舟,鉛省聲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八下反切食川切古音第十四部頁碼1610頁,第1許惟賢706頁,第7

船舟也。

段注二篆爲轉注。古言舟,今言船。如古言屨,今言鞋。舟之言周旋也。船之言𣴔沿也。

从舟。㕣聲。

段注各本作鉛省聲。非是。《口部》有㕣字。《水部》有沿字,㕣聲。今正。食川切。十四部。

白话解释

船,大型木舟。字形采用“舟”作边旁,用省略了“金”的“鉛”作声旁。

字形解说

甲骨文之,像木船的樣子,屬象形。後世音變,就取和舟音相近的「」字作為聲符,成了從舟、聲的形聲字。由於舟、船二字的本義相同,聲又相近,所以船是舟的轉注字。金文至楷書,除隸書之,偏旁之舟訛變近「月」,餘都形體一致,從舟、聲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。

船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552頁,第2字
2陳昌治本第703頁,第5字
3黃侃手批第535頁
4說文校箋第359頁,第3字
5說文考正第339頁,第1字
6說文今釋第1222頁,第1字
7說文約注第2090頁,第1字
8說文探原第4264頁,第2字
9說文集注第1806頁,第1字
10說文標整第218頁,第12字
11標注說文第350頁,第2字
12說文注箋第2907頁,第1字
13說文詁林第8582頁【補遺】第17286頁
14通訓定聲第3232頁,第4字
15說文義證第737頁【崇文】第2945頁
16說文句讀第1151頁
17古字詁林第七冊,第701頁,第1字
18古字釋要第818頁,第4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