脏字详情
脏
脏字概述
〔脏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(zāng、zàng),部首是月部,总笔画是10画。
〔脏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月、庄”或“⺼、庄”,五行属金。
〔脏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左形,右声。本义是中医学以心、肝、脾、肺、肾为五脏。后因以为身体内脏的通称。
〔脏〕字仓颉码是BIG,五笔是EYFG86,EOFG98,四角号码是70214,郑码是QTB,中文电码是5253,区位码是5264。
〔脏〕字的UNICODE是U+810F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3039,UTF-32:0000810F,UTF-8:E8 84 8F。
〔脏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一级字表中,序号1998,属常用字。
〔脏〕字反义词是净,异体字是臟、髒、𣺹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未集下 部首:肉部
武英殿刻本: 第2388頁,第10字
同文書局本: 第998頁,第29字
標點整理本: 第965頁,第17字
音《集韻》:才浪切,音藏 —— 腑也。《正字通》:五臟也。《字彙》:臟者,藏也。精藏於腎,神藏於心,魂藏於肺,志藏於脾。《抱朴子・至理卷》:破積聚於腑臟。
义又,《正字通》亦作倉。《通雅》:五倉,卽五藏也。又,或作臧。《前漢・藝文志》:五臧六府。〇【按】臧、藏、臟一字,後人加艸,又加肉。
注解
〔臟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下,康熙部首是肉部。
〔臟〕字拼音是zàng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⺼、藏。
〔臟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zàng] ⑴ 身體內部器官的總稱。《集韻•宕韻》;“臟,腑也。”
卷别 :正文・亥集上 部首:骨部
武英殿刻本: 第3470頁,第19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450頁,第60字
標點整理本: 第1446頁,第28字
音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子朗切;《正韻》:子黨切,𡘋音駔 —— 肮髒,體胖。
音又,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𡘋則朗切,音葬。《後漢・趙壹傳》:抗髒倚門邊。【註】抗髒,婞直之貌。
注解
〔髒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亥集上,康熙部首是骨部。
〔髒〕字拼音是zāng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骨、葬。
〔髒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zāng] ⑴ 污穢;不乾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