肝字概述
〔肝〕字拼音是(gān),部首是月部,总笔画是7画。
〔肝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月、干”或“⺼、干”,五行属木。
〔肝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肉,干声。本义是肝脏。
〔肝〕字仓颉码是BMJ,五笔是EFH,四角号码是71240,郑码是QAED,中文电码是5139,区位码是2446。
〔肝〕字的UNICODE是U+809D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2925,UTF-32:0000809D,UTF-8:E8 82 9D。
〔肝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一级字表中,序号0803,属常用字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未集下 部首:肉部
武英殿刻本: 第2333頁,第5字
同文書局本: 第974頁,第9字
標點整理本: 第940頁,第11字
音《唐韻》:古寒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居寒切,𡘋音干。《說文》:木藏也。生於木,魄所藏。《正字通》:左三葉,右四葉,以膽爲府,附脊第九椎爲陽中,少陽通於春氣。〈素問〉曰:肝者,將軍之官,謀慮出焉。《釋名》:肝,幹也,五行屬木,故其體狀有枝幹也。凡物以大爲幹。《詩・大雅》或燔或炙〔傳〕:炙用肝。《禮・月令》:其祀門,祭先肝。《淮南子・精神訓》:肝爲風。
义又,《白虎通》:肝之爲言扞也。
义又,肝榆,海外國名。《山海經》:肝榆之尸,在大人北。
注解
〔肝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下,康熙部首是肉部。
〔肝〕字拼音是gā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⺼、干。
〔肝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肉,干声。本义是肝脏。
〔肝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gān] ⑴ 人或动物体内最大的消化腺,有合成与贮存养料、分泌胆汁、解毒等功能⑵ 中医学指五脏之一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四下反切古寒切頁碼第129頁,第27字續丁孫
肝
木藏也。从𠕎干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八反切骨安反頁碼第334頁,第5行,第2字述
木藏也。從肉干聲。
鍇注臣鍇按:肝主仁藏,仁生於木。文子曰:「肝爲雷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四下反切古寒切古音第十四部頁碼第671頁,第2字許惟賢第299頁,第4字
木藏也。
段注文有脫誤。說見上。
从肉。干聲。
段注古寒切。十四部。按《禮經》正脅謂之榦。《少牢》古文榦爲肝。此與古文髀爲脾皆但取同音假借而巳。
白话解释
肝,特质属木性的臟器。字形采用“肉(月)”作边旁,采用“干”作声旁。
肝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257頁,第8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342頁,第7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267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170頁,第9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162頁,第5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576頁,第1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999頁,第2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2344頁,第1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838頁,第2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102頁,第24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166頁,第14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1301頁,第2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4473頁【補遺】第16671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2916頁,第1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342頁【崇文】第1365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500頁 |
| 17 | 古字詁林 | 第四冊,第421頁,第2字 |
| 18 | 古字釋要 | 第426頁,第3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