肛字详情

gāngㄍㄤ
一级汉字次常用字通用字

月部

7画

3

9画 (肛)

左右结构

形声字

BM

QBI

71212

5138

2456

U 809B

EAG

撇、横折钩、横、横、横、竖、横

肛字概述

〔肛〕字拼音是(gāng),部首是月部,总笔画是7画

〔肛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月、工”或“、工”,五行属木。

〔肛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肉,工声。本义是肛门。

〔肛〕字仓颉码是BM,五笔是EAG,四角号码是71212,郑码是QBI,中文电码是5138,区位码是2456

〔肛〕字的UNICODE是U+809B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2923,UTF-32:0000809B,UTF-8:E8 82 9B。

〔肛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一级字表中,序号0804,属次常用字

〔肛〕字异体字是𤵻

汉字解释

gāngㄍㄤ

基本解释

直肠末端及口儿。~门。~瘘(病,直肠接近肛门处发生脓肿,形成瘘管,有的在肛门附近有开口,流脓血)。脱~(直肠或乙状结肠从肛门脱出的病)。

详细解释

名词
1.形声。从肉,工声。本义:肛门。
2.同本义。
anus;
肛,肛门。 —— 《集韵》“大肠端,肛门也。” —— 《六书故》
3.肛管和肛门的总称。
anus and anal canal;
脱肛属气热、气虚、血虚、血热。 —— 明· 朱震享《丹溪先生心法·脱肛》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未集下 部首:肉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2333頁,第3

同文書局本: 第974頁,第7

標點整理本: 第940頁,第9

廣韻》、《集韻𡘋古雙切,音江。廣韻》:胮肛,脹大也。𡌨》:胮肛,腹脹也。六書故》:大腸端,肛門也。史記・倉公傳》:肛門,重十二兩。【註】肛,釭也 —— 言其處似車釭,故曰釭門,卽廣腸之門。

又,《正字通》:肥大貌。韓愈〈贈張籍〉詩:連日挾所有,形軀頓胮肛。

又,《廣韻》:許江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虛江切,𡘋𤵻博雅》:肛,腫也。

又,《集韻》:胡公切,音洪 —— 義同。

注解

〔肛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下,康熙部首是肉部

〔肛〕字拼音是gāng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⺼、工

〔肛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肉,工声。本义是肛门。

〔肛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gāng] ⑴ 直肠末端及口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