縻字详情
縻
縻字概述
〔縻〕字拼音是(mí),部首是麻部,总笔画是17画。
〔縻〕字是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“麻、糸”,五行属金。
〔縻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糸( mì ),麻声。本义是牛缰绳。
〔縻〕字仓颉码是IDVIF,五笔是YSSI86,OSSI98,四角号码是00293,郑码是TGFZ,中文电码是4919,区位码是8767。
〔縻〕字的UNICODE是U+7E3B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2315,UTF-32:00007E3B,UTF-8:E7 B8 BB。
〔縻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二级字表中,序号6288。
〔縻〕字异体字是䌕、麿、𥿫、𦄐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未集中 部首:糸部
武英殿刻本: 第2237頁,第10字
同文書局本: 第936頁,第17字
標點整理本: 第899頁,第13字
音《集韻》:旻悲切;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忙皮切,𡘋音眉。《說文》:牛轡也。或从多作𥿫。《類篇》:一曰繫也。《前漢・匈奴傳》:羈縻不絕。
音又,《集韻》:麋寄切 —— 義同。
义又,與靡同。《易・中孚》:吾與爾靡之。【釋文】靡,本又作縻,同散也。亦作䌕。
注解
〔縻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中,康熙部首是糸部。
〔縻〕字拼音是mí,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麻、糸。
〔縻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糸( mì ),麻声。本义是牛缰绳。
〔縻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mí] ⑴ 牛缰线。⑵ 捆,拴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三上反切靡爲切頁碼第438頁,第1字續丁孫
縻
牛轡也。从糸麻聲。
𥿫
縻或从多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五反切靡爲切頁碼第1037頁,第6行,第2字述
牛轡也。從糸麻聲。
反切………頁碼第1037頁,第6行,第3字述
縻或從多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三上反切靡爲切古音第十七部頁碼第2632頁,第2字許惟賢第1145頁,第5字
牛𦆕也。
段注𦆕本馬𦆕也。大車駕牛者則曰牛𦆕。是爲縻。潘岳賦曰:洪縻在手。凡言羈縻勿絕,謂如馬牛然也。
从糸。麻聲。
段注靡爲切。古音在十七部。
縻或从多。
段注多聲,麻聲同十七部。
縻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865頁,第12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1113頁,第2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829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581頁,第10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519頁,第21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1920頁,第4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3230頁,第2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6458頁,第2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2768頁,第1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345頁,第20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556頁,第14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4587頁,第3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12763頁【補遺】第17923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1979頁,第1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1140頁【崇文】第4557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1896頁 |
| 17 | 古字詁林 | 第九冊,第1235頁,第3字 |
| 18 | 古字釋要 | 第1212頁,第11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