弥字详情

ㄇㄧˊㄇㄧˇ
一级汉字次常用字通用字

弓部

8画

5

8画 (弥)

左右结构

形声字

NNF

YZRK

17292

1736

3554

U 5F25

彌 瀰

XQIY

横折、横、竖折折钩、撇、横撇/横钩、竖钩、撇、点

弥字概述

〔弥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(mí、mǐ),部首是弓部,总笔画是8画

〔弥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弓、尔”或“弓、尓”,五行属水。

〔弥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弓,尔声。本义是放松弓弦。

〔弥〕字仓颉码是NNF,五笔是XQIY,四角号码是17292,郑码是YZRK,中文电码是1736,区位码是3554

〔弥〕字的UNICODE是U+5F25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4357,UTF-32:00005F25,UTF-8:E5 BC A5。

〔弥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一级字表中,序号1313,属次常用字

〔弥〕字异体字是𢏏𢐳𢐶𢑀

汉字解释

1ㄇㄧˊ

基本解释

满,遍。~满。~月(①整一个月;②婴儿满月)。~望(满眼)。~天(满天,形容极大的)。
补,合。~补。~缝。~封。
更加。~坚。欲盖~彰。
水满的样子。~漫。
久,远。~留(病久留不去,后称病重将死)。~亘(连绵不断)。
姓。

详细解释

动词
1.形声。从弓,尔声。本义:放松弓弦。
2.同本义。
relax bow;
彌,弛弓也。 —— 《说文》弥,《说文》:弛弓也。 —— 《集韵》
3.充满;填满。
cover; fill;
弥缝其阙,而匡救其灾。 —— 《左传》
弥封;弥补;弥缝
4.通“”。停止。
stop; put down;
不弥人争。 —— 《管子·四称》以弥乱发姦,登大司马,职在内辅。 —— 《汉书·王莽传》
形容词
1.遍;满。
full; overflowing;
弥山跨谷。 —— 《汉书·司马相如传》。注:满也。”弥祀社稷祷祠。 —— 《周礼·大祝》。注:“犹徧也。”马畜弥山。 —— 《汉书·李广苏建传》
弥天亘地(满天连地,形容巨大无比);弥旬(满十天);弥衍(蔓延;满溢);弥期(满一年);弥望(充满视野;满眼);弥竞(布满);弥襟(满怀);弥罗(包罗;布满)
2.广。
broad;
弥纶天地之道。 —— 《易·系辞》
弥茫(广远,迷茫);弥广(广阔;辽阔)
3.久;远。
long; distant;
历世弥久。 —— 《汉石门颂》俾尔弥尔性。 —— 《诗·大雅·卷阿》弥望广潒。 —— 张衡《西京赋》。注:“远也。”旷日弥久而无益于理。 —— 桓宽《盐铁论·相刺》
弥久(长久;愈久);弥永(久长);弥长(久长);弥时(谓历时久)
副词
更加;越发 more 是以其曲弥高,其和弥寡。——宋玉《对楚王问》 垂二百祀,大业弥固。——柳宗元《封建论》 奉之弥繁。——宋· 苏洵《六国论》 弥觉其甘。——明· 刘基《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》 又
弥至(更甚;倍至);弥事(愈加从事于)

2ㄇㄧˇ

基本解释

同“”,平息,消灭。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寅集下 部首:弓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856頁,第11

同文書局本: 第357頁,第30

標點整理本: 第301頁,第28

玉篇》同「彌」。

注解

〔弥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寅集下,康熙部首是弓部

〔弥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mí、mǐ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弓、尓

〔弥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弓,尔声。本义是放松弓弦。

〔弥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mí] ⑴ 满,遍⑵ 补,合⑶ 更加⑷ 水满的样子⑸ 久,远⑹ 姓。 [mǐ] ⑴ 同“弭”,平息,消灭。

说文解字

说文解字中没收录字头“”,请参考“”字。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九下反切武夷切頁碼314頁,第5

異體𨲼

镾久長也。从長𤕨聲。

附注段玉裁注:「镾,今作彌,蓋用弓部之『㣆』代『镾』而又省『王』也。『彌』行而『镾』廢矣。」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十八反切眠伊反頁碼779頁,第6行,第2

镾久長也。從長爾聲。

鍇注臣鍇曰:「猶彌,爾聲。」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九下反切武移切古音第十五、十六部頁碼1811頁,第2許惟賢792頁,第2

镾久長也。

段注镾今作彌。葢用《弓部》之㣆代镾而又省王也。彌行而镾廢矣。漢碑多作㣆,可證。镾之本義爲久長。其引伸之義曰大也,遠也,益也,深也,滿也,徧也,合也,縫也,竟也。其見於詩者。《大雅・生民》、《卷阿》傳皆曰:彌,終也。《周禮》小祝假爲敉。《史記・禮書》假爲𦗕

从長。爾聲。

段注武移切。十五十六部。
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
章太炎 (近代)

今皆作彌,借《說文》㣆字為之,㣆,弛也。

久長也。彌長、彌甚=镾。

镾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620頁,第5字
2陳昌治本第784頁,第2字
3黃侃手批第598頁
4說文校箋第402頁,第14字
5說文考正第376頁,第3字
6說文今釋第1356頁,第2字
7說文約注第2313頁,第1字
8說文探原第4666頁,第1字
9說文集注第2002頁,第1字
10說文標整第245頁,第16字
11標注說文第390頁,第1字
12說文注箋第3228頁,第1字
13說文詁林第9405頁【補遺】第17426頁
14通訓定聲第2457頁,第5字
15說文義證第814頁【崇文】第3253頁
16說文句讀第1289頁
17章授筆記第394頁,第8字
18古字詁林第八冊,第353頁,第1字
19古字釋要第899頁,第2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