筼字详情

yúnㄩㄣˊ
三级汉字通用字

Warning: Undefined array key "⺮部" in /www/wwwroot/wap.cztjy.cn/zidian/item.php on line 184
.html title=部首⺮的汉字>⺮部

13画

7

16画 (篔)

上下结构

HRBO

MJLO

88802

U 7B7C

TKMU

撇、横、点、撇、横、点、竖、横折、横、竖、横折、撇、点

筼字概述

〔筼〕字拼音是(yún),部首是⺮部,总笔画是13画

〔筼〕字是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“𥫗、员”。

〔筼〕字仓颉码是HRBO,五笔是TKMU,四角号码是88802,郑码是MJLO

〔筼〕字的UNICODE是U+7B7C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1612,UTF-32:00007B7C,UTF-8:E7 AD BC。

〔筼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三级字表中,序号7543

〔筼〕字异体字是

汉字解释

yúnㄩㄣˊ

基本解释

〔~筜〕生长在水边的大竹子。
(疺)

详细解释

名词
一种皮薄、节长而竿高的竹子 。
tall bamboo poles grown along the river;
筼筜(陕西洋县筼筜谷所产之竹);筼房(竹房);筼簦(有长柄的竹笠);筼筼笋(大竹笋)

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中没收录字头“”,请参考“”字。

卷别 :正文・未集上 部首:竹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2133頁,第17

同文書局本: 第893頁,第30

標點整理本: 第853頁,第29

廣韻》、《集韻𡘋玉分切,音雲 —— 篔簹,竹名。異物志》:篔簹,生水邊,長數丈,圍尺五六寸,一節相去六七尺,或相去一丈,土人績以爲布。戴凱之《竹譜》:篔簹竹最大,大者中甑,筍亦中射筒,薄肌而最長;節中貯箭,因以爲名。柳宗元〈柳州山水記〉:篔簹,湘湖閒皆有之。蘇軾〈文與可畫篔簹谷偃竹記〉:篔簹谷在洋州,與可甞令余作洋州三十詠,〈篔簹谷〉其一也。

又,《集韻》:于權切,音員 —— 義同。

注解

〔篔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上,康熙部首是竹部

〔篔〕字拼音是yún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𥫗、員

〔篔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yún] ⑴ 见“筼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