等字详情
等
等字概述
〔等〕字拼音是(děng),部首是⺮部,总笔画是12画。
〔等〕字是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“𥫗、寺”,五行属木。
〔等〕字造字法是会意。从竹,寺声。寺官曹之等平也,寺者,简册杂积之地,寺亦声。本义是整齐的简册。
〔等〕字仓颉码是HGDI,五笔是TFFU,四角号码是88341,郑码是MBDS,中文电码是4583,区位码是2140。
〔等〕字的UNICODE是U+7B49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1561,UTF-32:00007B49,UTF-8:E7 AD 89。
〔等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一级字表中,序号2681,属常用字。
〔等〕字异体字是䒭、䓁、𠚤、𡬝、𡬦、𢌭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未集上 部首:竹部
武英殿刻本: 第2109頁,第2字
同文書局本: 第882頁,第24字
標點整理本: 第842頁,第22字
音《廣韻》、《正韻》:多肯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得肯切;《海篇》:登上聲 —— 類也、比也、輩也。《易・繫辭》:爻有等,故曰物。《禮・曲禮》:見同「等」,不起。
义又,齊也。《左傳》〔疏〕:春秋分而晝夜等,謂之日中。
义又,等級也。《禮・樂記》:則貴賤等矣。《周禮・春官》:以玉作六瑞,以等邦國。《左傳・隱五年》:明貴賤,辨等列。
义又,稱量輕重也。《孟子》:等百世之王。《史記・夏本紀》:四岳曰:等之,未有賢於鯀者。
义又,《篇海》:等𠋫,待也。
义又,《說文》:齊𥳑也。从竹、从寺。寺,官曹之等平也。
义又,《字彙補》:發等,沐樹也。王褒〈僮約〉:焚槎發等。
义又,佛書有《方等經》。
音又,《廣韻》:多改切;《集韻》:打亥切 —— 齊也。
音又,叶補里切。韓愈〈許國公神道𥓓銘〉「養安蒲坂,萬邦作等」,與宰字叶;宰,獎里切。
注解
〔等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上,康熙部首是竹部。
〔等〕字拼音是děng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𥫗、寺。
〔等〕字造字法是会意。从竹,寺声。寺官曹之等平也,寺者,简册杂积之地,寺亦声。本义是整齐的简册。
〔等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děng] ⑴ 古代指顿齐竹简(书)。⑵ 数量、程度相同,或地位一般高⑶ 表示数量或程度的级别⑷ 特指台阶的级。⑸ 种,类⑹ 表示同一辈份的多数人⑺ 表示列举未尽,或用于列举煞尾⑻ 候,待⑼ 待到⑽ 同“戥”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五上反切多肯切頁碼第142頁,第26字續丁孫
等
齊簡也。从竹从寺。寺,官曹之等平也。
附注姚文田、嚴可均校議:「『等平也』下當有『亦聲』二字,校者疑其非聲,輒刪之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九反切都肯反頁碼第364頁,第3行,第1字述
齊簡也。從竹、寺。寺,官曹之等平也。
鍇注臣鍇曰:「簡,簡牘也;官曹之書也。會意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五上反切多肯切古音第一部頁碼第761頁,第1字許惟賢第339頁,第7字
齊𥳑也。
段注齊𥳑者,㬪𥳑𠕋齊之。如今人整齊書籍也。引伸爲凡齊之偁。凡物齊之。則高下歷歷可見。故曰等級。《刀部》云:則,等畫物也。
从竹寺。
段注會意。
寺,官曹之等平也。
段注說从寺之意。《寸部》曰:寺,廷也。有法度者也。故从寸。官之所止九寺。於此等平法度。故等从竹寺。古在一部。止韵。音變入海韵。音轉入《等韵》。多肯切。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齊簡也,「死公!云等道」,作「什麼」解,即「底道」也[一]。
等本云丹,雙聲。
禰衡云「死公!云等道」「等道」者,即今俗語言「甚么話」也,皆無正字,後亦用底字。[一]《後漢書•文苑傳•禰衡》:「死公!云等道」,李賢注:「死公,罵言也。等道,猶今吾何勿語也」。
字形解说
此字始見於戰國文字。戰國文字、篆文都從竹、從寺。從「竹」表示竹簡;從「寺」表示官員辦公的所在,也是簡冊整齊典藏的地方。隸書形體變為草頭。楷書從戰國文字、篆文來。在六書中屬於異文會意。
等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282頁,第1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376頁,第10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291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187頁,第20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176頁,第10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633頁,第3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1115頁,第3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2573頁,第1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927頁,第1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113頁,第11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184頁,第14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1459頁,第2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4818頁【補遺】第16710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638頁,第1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379頁【崇文】第1513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563頁 |
| 17 | 章授筆記 | 第194頁,第10字 |
| 18 | 古字詁林 | 第四冊,第640頁,第3字 |
| 19 | 古字釋要 | 第459頁,第11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