稍字详情
稍
稍字概述
〔稍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(shāo、shào),部首是禾部,总笔画是12画。
〔稍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禾、肖”,五行属金。
〔稍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禾,肖声。本义是禾末。
〔稍〕字仓颉码是HDFB,五笔是TIEG,四角号码是29927,郑码是MFKQ,中文电码是4455,区位码是4152。
〔稍〕字的UNICODE是U+7A0D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1245,UTF-32:00007A0D,UTF-8:E7 A8 8D。
〔稍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一级字表中,序号2676,属常用字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午集下 部首:禾部
武英殿刻本: 第2044頁,第2字
同文書局本: 第854頁,第12字
標點整理本: 第815頁,第5字
音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𡘋所敎切,音哨。《說文》:出物有漸也。《儀禮・聘禮》:惟稍受之。【註】稍,廩食也。【疏】以其稍稍給之,故謂米廩爲稍。
义又,《廣韻》:均也、小也。《周禮・天官・小宰》:凡王之稍事。【註】鄭司農云:非日中大舉時而閒食,謂之稍事。一說有小事而飮酒。
义又,《韻會》:漸也。韓愈〈答柳柳州食蝦蟆〉詩:余初不下喉,近亦能稍稍。
义又,《周禮・地官・稍人》〔註〕:距王城三百里曰稍。【疏】案,載師家邑任稍地,在三百里內,故云。
音又,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𡘋山巧切,音梢 —— 亦漸也。
音又,《集韻》:師交切,音筲 —— 稅也。
注解
〔稍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午集下,康熙部首是禾部。
〔稍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shāo、shào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禾、肖。
〔稍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禾,肖声。本义是禾末。
〔稍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shāo] ⑴ 本义为禾末,引申为略微㈡ [shào] ⑴ 〔~息〕军事或体操的口令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七上反切所敎切頁碼第230頁,第26字續丁孫
稍
出物有漸也。从禾肖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三反切史掉反頁碼第590頁,第3行,第1字述
出物有漸也,從禾肖聲。
鍇注臣鍇曰:「《周禮》謂群臣之禄食爲稍,食稍稍給之也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七上反切所敎切古音第二部頁碼第1305頁,第3字許惟賢第571頁,第3字
出物有漸也。
段注漸依許當作𧽯。漸行而𧽯廢矣。稍之言小也,少也。凡古言稍稍者皆漸進之謂。《周禮》。稍食,祿稟也。云稍者,謂祿之小者也。
从禾。肖聲。
段注所敎切。二部。
白话解释
稍,庄稼渐渐抽穗。字形采用“禾”作边旁,“肖”是声旁。
字形解说
此字始見於戰國文字。戰國文字、篆文的字形都是從禾、肖聲。從禾,表示是禾類的植物;肖聲,表示聲音。隸變作,楷書作稍。在六書中皆屬於形聲。規範字作「稍」。
稍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453頁,第6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580頁,第1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446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291頁,第6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280頁,第8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1008頁,第3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1727頁,第2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3655頁,第2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1485頁,第3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179頁,第2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287頁,第8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2357頁,第3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7225頁【補遺】第17085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1262頁,第3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611頁【崇文】第2441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939頁 |
| 17 | 古字詁林 | 第六冊,第651頁,第1字 |
| 18 | 古字釋要 | 第689頁,第4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