睎字详情

𭗱

ㄒㄧ
三级汉字

目部

12画

7

12画 (睎)

左右结构

BUKKB

LOGL

64027

U 774E

HQDH 86 、 HRDH 98

竖、横折、横、横、横、撇、点、横、撇、竖、横折钩、竖

睎字概述

〔睎〕字拼音是(xī),部首是目部,总笔画是12画

〔睎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目、希”。

〔睎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目,希声。本义是远望。

〔睎〕字仓颉码是BUKKB,五笔是HQDH86,HRDH98,四角号码是64027,郑码是LOGL

〔睎〕字的UNICODE是U+774E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0542,UTF-32:0000774E,UTF-8:E7 9D 8E。

〔睎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三级字表中,序号7350

〔睎〕字异体字是𥅹

汉字解释

ㄒㄧ

基本解释

眺望:“于是~秦岭,睋北阜。”
仰慕:“~颜之人,亦颜之徒也。”
斜视。
希望:“然葵藿之心,~见太阳。”

详细解释

动词
1.形声。从目,希声。本义:远望。
2.同本义。
keep a lookout;
睎?,望也。 —— 《说文》睎{秦岭}。 —— 班固《西都赋》引领遥相睎。 —— 《古诗十九首》
载睎望(眺望;远望)
3.仰慕 。
admire;
睎古(怀想古昔)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午集中 部首:目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1935頁,第2

同文書局本: 第809頁,第14

標點整理本: 第766頁,第21

唐韻》:香衣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香依切,𡘋音希。說文》:望也。玉篇》:眄也。揚子《方言》:東齊靑徐閒謂眄曰睎。班固〈西都賦〉:睎秦嶺。郭璞〈江賦〉:飛廉無以睎其蹤。

又,慕也。揚子《法言》:睎驥之馬,亦驥之乘也;睎顏之人,亦顏之徒也。韓愈〈南山〉詩:蒼黃望遐睎,所矚纔左右。

又,《韻會》:通作希。孝經・序》:希升堂者,必自開戸牖。【疏】希,望也。又,《前漢・董仲舒傳》:公孫弘希世用事。【註】希,觀相也。

字彙補》或作𥅹。亦作,非。

注解

〔睎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午集中,康熙部首是目部

〔睎〕字拼音是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目、希

〔睎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目,希声。本义是远望。

〔睎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xī] ⑴ 眺望:“于是~秦岭,睋北阜。”⑵ 仰慕:“~颜之人,亦颜之徒也。”⑶ 斜视。⑷ 希望:“然葵藿之心,~见太阳。”

说文解字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四上反切香衣切頁碼106頁,第14

睎望也。从目,稀省聲。海岱之閒謂眄曰睎。

附注徐鍇繫傳作「希聲」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七反切忻祈反頁碼276頁,第5行,第2

睎望也。從目希聲。海岱之間謂眄曰睎。

鍇注臣鍇曰:「班固《西都賦》曰:『睎秦嶺。』大凡睎望字,皆當如此。」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四上反切香衣切古音第十四部頁碼531頁,第5許惟賢238頁,第8

睎望也。

段注《西都賦》曰:睎秦嶺。古多假𢁫爲睎。如公孫弘傳𢁫世用事,晉虞溥傳𢁫顏之徒是也。

从目。𢁫聲。

段注《說文》無𢁫篆。而𢁫聲字多有。然則𢁫篆奪也。香衣切。十五部。

海岱之閒謂眄曰睎。

段注《方言》。睎,眄也。東齊靑徐之閒曰睎。

睎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208頁,第1字
2陳昌治本第284頁,第6字
3黃侃手批第223頁
4說文校箋第140頁,第5字
5說文考正第133頁,第23字
6說文今釋第474頁,第3字
7說文約注第814頁,第1字
8說文探原第1904頁,第2字
9說文集注第687頁,第3字
10說文標整第83頁,第32字
11標注說文第137頁,第17字
12說文注箋第1031頁,第1字
13說文詁林第3860頁【補遺】第16572頁
14通訓定聲第2442頁,第4字
15說文義證第277頁【崇文】第1105頁
16說文句讀第399頁
17古字詁林第三冊,第825頁,第1字
18古字釋要第358頁,第8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