眼字详情
眼
眼字概述
〔眼〕字拼音是(yǎn),部首是目部,总笔画是11画。
〔眼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目、艮”,五行属木。
〔眼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目,艮( gèn )声。本义是眼珠。
〔眼〕字仓颉码是BUAV,五笔是HVEY86,HVY98,四角号码是67032,郑码是LXO,中文电码是4190,区位码是4959。
〔眼〕字的UNICODE是U+773C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0524,UTF-32:0000773C,UTF-8:E7 9C BC。
〔眼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一级字表中,序号2263,属常用字。
〔眼〕字异体字是𥃩、𥆢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午集中 部首:目部
武英殿刻本: 第1931頁,第1字
同文書局本: 第807頁,第11字
標點整理本: 第764頁,第17字
音《唐韻》:五限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語限切,𡘋顏上聲。《說文》:目也。〈靈樞經・大惑論〉:五藏六府之精氣,皆上注于目,爲之精。精之窠爲眼,骨之精爲童子,筋之精爲黑眼,氣之精爲白眼,故童子黑眼法于隂,白眼赤衇法于陽。《釋名》:限也。瞳子限限而出也。《易・說卦》:巽其於人也,爲多白眼。《史記・孔子世家》:眼如望羊。《晉書・阮籍傳》:籍能爲靑白眼。《南史・陶弘景傳》:仙書云:眼方者壽千歲。弘景末年,一眼有時而方。
义又,馬有夜眼。《本草綱目》:馬夜眼在馬足膝上,有此能夜行。
义又,果名。嵆含《草木狀》:南方之果,珍異者有龍眼。
义又,香名。洪芻《香譜》:白眼,香黃熟之別名。
义又,彪眼泉,地名。見《北史・常景傳》。
义又,姓。見《姓苑》。
音又,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𡘋魚懇切,垠上聲。《周禮・冬官・考工記・輪人》:望其轂欲其眼也。【註】眼出大貌。一曰突出貌。鄭康成讀。
音又,叶五建切,言去聲。謝靈運〈斤竹㵎〉詩:企石挹飛泉,攀林摘葉卷;想見山阿人,薜蘿若在眼。
音又,叶伊甸切,音宴。蘇轍〈雪〉詩:終勝溪嶂長熏眼,典衣共子成高讌。
义《說文》本作𥆢。
注解
〔眼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午集中,康熙部首是目部。
〔眼〕字拼音是yǎ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目、艮。
〔眼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目,艮( gèn )声。本义是眼珠。
〔眼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yǎn] ⑴ 人和动物的视觉器官⑵ 见识,对事物的看法⑶ 孔洞,窟窿⑷ 关节,要点⑸ 戏曲中的节拍⑹ 当前⑺ 量词⑻ 围棋术语,一方子中所留的空儿,在这个空儿中对方不能下成活棋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四上反切五限切頁碼第104頁,第3字續丁孫
𥆢
異體眼
目也。从目𥃩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七反切儒盞反頁碼第272頁,第6行,第2字述
目也。從目𥃩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四上反切五限切古音第十三部頁碼第516頁,第5字許惟賢第231頁,第7字
目也。
段注《釋名》。眼,限也。瞳子限限而出也。
从目。𥃩聲。
段注五限切。古音在十三部。
白话解释
眼,目。字形采用“目”作边旁,“艮”作声旁。
字形解说
此字始見於篆文。篆文、楷書字形皆從目、艮聲。「目」為人眼,作為形符,表示義與雙眼視物有關;「艮」為不相聽從、限止之意,於此僅作為不示義的聲符,表示音讀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。
眼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202頁,第6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276頁,第4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218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135頁,第6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130頁,第6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460頁,第3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785頁,第2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1855頁,第1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667頁,第2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81頁,第6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133頁,第6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1000頁,第1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3782頁【補遺】第16567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3225頁,第6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272頁【崇文】第1085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387頁 |
| 17 | 古字詁林 | 第三冊,第782頁,第1字 |
| 18 | 古字釋要 | 第351頁,第1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