眩字详情
眩
眩字概述
〔眩〕字拼音是(xuàn),部首是目部,总笔画是10画。
〔眩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目、玄”,五行属金。
〔眩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目,玄声。本义是眼花,看不清。
〔眩〕字仓颉码是BUYVI,五笔是HYXY,四角号码是60032,郑码是LSZZ,中文电码是4181,区位码是4903。
〔眩〕字的UNICODE是U+7729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0505,UTF-32:00007729,UTF-8:E7 9C A9。
〔眩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二级字表中,序号4496。
〔眩〕字异体字是痃、衒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午集中 部首:目部
武英殿刻本: 第1926頁,第11字
同文書局本: 第805頁,第20字
標點整理本: 第762頁,第18字
音《唐韻》:黃絢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熒絹切,𡘋音衒。《說文》:目無常主也。《博雅》:惑也。亂也。《中庸》:敬大臣則不眩。《前漢・元帝紀》:俗儒好是古非今,使人眩于名實。【師古註】眩,亂視也。
义又,眠眩,亂也。瞑眩,劇也。𡘋詳眠瞑二字註。
义又,眩疾,風疾也。《後漢・姜肱傳》:言感眩疾,不欲出風。
义又,眩雷,地名,在烏孫北。見《漢書》。
义又,《韻會》或作𤣥。《荀子・正論篇》:上周密則下疑𤣥矣。【註】𤣥與眩同,謂幽深難知。
义又,與眴通。詳眴字註。
音又,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𡘋胡涓切,衒平聲 —— 義同。
义又,《釋名》:懸也。目視動亂,如懸物遙遙然不定也。〈靈樞經・衞氣篇〉:上虛則眩。
音又,揚子《方言》:䀼眩,懣也。朝鮮冽水之閒,顚眴謂之䀼眩。【註】眩音懸。
音又,《集韻》:胡辦切;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胡慣切 —— 𡘋與幻同,相詐惑也。《史記・大宛傳》:安息王以黎軒善眩人獻于漢。【師古註】今吞刀吐火,屠人𢧵馬諸術是也。
音又,《集韻》:扃縣切,音罥 —— 行且賣也。與𧗳衒同。
注解
〔眩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午集中,康熙部首是目部。
〔眩〕字拼音是xuà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目、玄。
〔眩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目,玄声。本义是眼花,看不清。
〔眩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xuàn] ⑴ 眼睛昏花看不清楚⑵ 迷惑,迷乱⑶ 古同“炫”,炫耀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四上反切黃絢切頁碼第104頁,第5字續丁孫
眩
目無常主也。从目玄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七反切迴茜反頁碼第272頁,第7行,第1字述
目無常主也。從目玄聲。
鍇注臣鍇曰:「目眩眩也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四上反切黃絢切古音第十二部頁碼第517頁,第2字許惟賢第231頁,第9字
目無常主也。
段注《孟子》引書。若藥不瞑眩。《方言》。凡飲藥而毒。東齊謂之瞑眩。《漢書》借爲幻字。犛靬眩人是也。二字音義皆相似。
从目。玄聲。
段注黃絢切。十二部。
白话解释
眩,眼花,没有固定的目标。字形采用“目”作边旁,“玄”作声旁。
字形解说
此字始見於篆文。篆文及楷書字形皆從目、玄聲。「目」為人眼,作為形符,表示義與眼睛視物有關;「玄」為幽暗深遠,引申而有模糊不清的意思,故於此作為示義的聲符,表示音讀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。
眩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203頁,第1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276頁,第6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218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136頁,第1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130頁,第8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461頁,第1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786頁,第2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1856頁,第1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668頁,第1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81頁,第8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133頁,第8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1001頁,第1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3784頁【補遺】第16568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3377頁,第2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272頁【崇文】第1085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387頁 |
| 17 | 古字詁林 | 第三冊,第783頁,第1字 |
| 18 | 古字釋要 | 第351頁,第3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