盲字详情
盲
盲字概述
〔盲〕字拼音是(máng),部首是目部,总笔画是8画。
〔盲〕字是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“亡、目”,五行属水。
〔盲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目,亡声。本义是眼睛失明。
〔盲〕字仓颉码是YVBU,五笔是YNHF,四角号码是00601,郑码是SHL,中文电码是4159,区位码是3504。
〔盲〕字的UNICODE是U+76F2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0450,UTF-32:000076F2,UTF-8:E7 9B B2。
〔盲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一级字表中,序号1222,属常用字。
〔盲〕字异体字是朚、盳、瞢、𤷐、𥇋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午集中 部首:目部
武英殿刻本: 第1913頁,第16字
同文書局本: 第800頁,第1字
標點整理本: 第757頁,第7字
音《唐韻》:武庚切;《集韻》、《正韻》:眉庚切;《韻會》:眉㼱切,𡘋音蝱。《說文》:目無牟子。《釋名》:盲,茫也,茫茫無所見也。《淮南子・泰俗訓》:盲者,目形存,而無能見也。
义又,盲風,疾風也。《禮・月令》:仲秋盲風至。
音又,《正韻》:巫放切 —— 與望同。《周禮・天官內饔》:豕盲眂而交睫腥。【註】盲,當爲望。《禮・內則》作望視。
音又,叶謨郎切,莽平聲。荀况〈佹〉詩:天地易位,四時易鄕;列星隕墜,旦暮晦盲。
音又,叶謨蓬切,音蒙。老子《道德經》:五色令人目盲,五音令人耳聾。《越絕書》:內視者盲,反聽者聾。
义《集韻》或作瞢朚𤷐。
卷目:考證・午集中 部首:目部
愛日堂藏本: 第469頁,第1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659頁,第47字
《淮南子・泰俗訓》盲者,目形存,而無能見也。
謹按盲者二句見泰族訓,謹照原書改泰族訓。
注解
〔盲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午集中,康熙部首是目部。
〔盲〕字拼音是máng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亡、目。
〔盲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目,亡声。本义是眼睛失明。
〔盲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máng] ⑴ 瞎,看不见东西,对事物不能辨认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四上反切武庚切頁碼第107頁,第5字續丁孫
盲
目無牟子。从目兦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七反切沔彭反頁碼第281頁,第3行,第1字述
目無眸子。從目亾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四上反切武庚切古音第十部頁碼第538頁,第2字許惟賢第241頁,第5字
目無牟子也。
段注牟俗作眸。趙注《孟子》曰:眸子,目瞳子也。《釋名》曰:眸,冒也。相裹冒也。《毛傳》曰:無眸子曰𥈟。鄭司農,韋昭皆云:有目無眸子謂之𥈟。許云目無牟子謂之盲。說與毛,鄭異。無牟子者,白黑不分是也。今俗謂靑盲。
从目。亾聲。
段注武庚切。古音在十部。
白话解释
盲,眼无眸子。字形采用“目”作边旁,“亡”作声旁。
字形解说
此字始見於篆文。篆文字形從目、亡聲。「目」為人眼,作為形符,表示義與眼睛有關;「亡」為逃跑,引申而有不見、消失之意,於此作為示義的聲符,表示音讀。隸書、楷書字形皆與篆文同形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。
盲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209頁,第12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286頁,第9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225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141頁,第14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135頁,第1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478頁,第5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824頁,第2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1924頁,第2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695頁,第1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84頁,第21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139頁,第6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1043頁,第3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3883頁【補遺】第16574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3643頁,第2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280頁【崇文】第1117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403頁 |
| 17 | 古字詁林 | 第三冊,第838頁,第2字 |
| 18 | 古字釋要 | 第361頁,第5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