盜字概述
〔盜〕字拼音是(dào),部首是皿部,总笔画是12画。
〔盜〕字是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“㳄、皿”。
〔盜〕字造字法是會意。甲骨文字形,意思是:看到人家的器皿就會貪婪地流口涎,存心不善。本义是盜竊,偷東西。
〔盜〕字仓颉码是EOBT,五笔是IQWL,四角号码是37102,郑码是VRLK。
〔盜〕字的UNICODE是U+76DC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0428,UTF-32:000076DC,UTF-8:E7 9B 9C。
〔盜〕字异体字是盗、𠉭、𠪁、𤋆、𤑂、𨹇、𨹒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午集中 部首:皿部
武英殿刻本: 第1901頁,第1字
同文書局本: 第794頁,第21字
標點整理本: 第751頁,第19字
音《唐韻》:徒到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大到切;《正韻》:杜到切,𡘋音導。《說文》:私利物也。《易・說卦》:坎爲盜。【疏】取水行潛,竊如盜賊也。《左傳・文十八年》:竊賄爲盜,盜器爲姦。《周禮・秋官》:司隸帥其民而搏盜賊。《詩・小雅》:君子信盜,亂是用暴。【傳】盜,逃也。《風俗通》:言其晝伏夜奔,逃避人也。
义又,《正字通》:凡隂私自利者皆謂之盜。《榖梁傳・哀四年》:春秋有三盜,微殺大夫,謂之盜。非所取而取之,謂之盜。辟中國之正道以襲利,謂之盜。
义又,泉名。《後漢・郡國志》:徐州有盜泉。《說苑》:水名盜泉,孔子不飲,𨢄其名也。
义又,星名。《宋史・天文志》:客星東南,曰盜星。主大盜。
义又,千里馬名。《穆天子傳》:右服盜驪。《爾雅・釋畜》〔疏〕:駿馬小頸,名曰盜驪。
义又,草名。《爾雅・釋草》〔疏〕:蕧一名盜庚。
义《六書正譌》:㳄卽涎字,欲也,欲皿爲盜,會意。从㳄。俗从次,誤。
注解
〔盜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午集中,康熙部首是皿部。
〔盜〕字拼音是dào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㳄、皿。
〔盜〕字造字法是會意。甲骨文字形,意思是:看到人家的器皿就會貪婪地流口涎,存心不善。本义是盜竊,偷東西。
〔盜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dào] ⑴ 偷竊;劫掠。《左傳•文公十八年》:“竊賄為盜。”⑵ 竊取和搶劫財物的人。《論語•陽貨》:“譬諸小人,其猶穿窬之盜也與?”⑶ 詐騙;騙取。《莊子•庚桑楚》:“舉賢則民相軋,任知則民相盜。”⑷ 男女私通。《史記•陳丞相世家》:“臣聞平居家時,盜其嫂。”⑸ 私下;暗中;非法。《史記•平準書》:"盜鑄諸金錢罪皆死,而吏民之盜鑄白金者不可勝數。”⑹ 搶掠;劫持。《史記•田叔列傳》:“是時孟舒坐虜大入塞盜劫,雲中尤甚,免。”⑺ 竊據;篡奪。《莊子•胠篋》:“(田成子)所盜者豈獨其國耶?並與其聖知之法而盜之。”⑻ 殺人者;刺客。《左傅•桓公十六年》:“宣姜與公子朔構急子,公使諸齊。使盜待諸莘,將殺之。”⑼ 賤人;讒佞小人。《詩•小雅•巧言》:“君子信盜,亂是用暴。”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八下反切徒到切頁碼第288頁,第19字續丁孫
盜
私利物也。从㳄,㳄欲皿者。
附注徐灝注箋:「㳄欲皿者,說从㳄之意,垂㳄其皿,欲私其物也。」王玉樹拈字:「盜,今俗作盗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六反切徒號反頁碼第727頁,第7行,第2字述
私利物。從㳄,㳄欲皿者。
鍇注臣鍇曰:「會意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八下反切徒到切古音第二部頁碼第1655頁,第2字許惟賢第725頁,第11字
厶利物也。
段注周公曰:竊賄爲盜。盜器爲姦。《米部》曰:盜自中出曰竊。
从㳄皿。
段注會意。
㳄,欲也。欲皿爲盜。
段注依《韵會》本。說从㳄之意。徒到切。二部。
白话解释
盗,偷偷地将好东西窃为已有。字形采用“”作边旁。
,表示对他人的贵重器皿垂涎欲滴。
字形解说
甲骨文像一個人站在船上,張著嘴,流口水,很饞的樣子。金文下面的形體變成「皿」,像人看到碗中的食物就流出口水,顯現一副貪吃的模樣。篆文從㳄(ㄒㄧㄢˊ xián)、皿。隸書、楷書都從篆文來。在六書中屬於異文會意。
盜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568頁,第7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723頁,第1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550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370頁,第7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348頁,第7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1255頁,第3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2148頁,第2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4357頁,第1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1856頁,第2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225頁,第5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359頁,第13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2998頁,第2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8779頁【補遺】第17321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1291頁,第4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753頁【崇文】第3009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1183頁 |
| 17 | 古字詁林 | 第七冊,第835頁,第1字 |
| 18 | 古字釋要 | 第839頁,第3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