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字详情

dàoㄉㄠˋ
最常用字一级汉字常用字通用字

刂部

8画

6

8画 (到)

左右结构

形声字

MGLN

HBKD

12100

0451

2129

U 5230

GCFJ

横、撇折、点、横、竖、提、竖、竖钩

到字概述

〔到〕字拼音是(dào),部首是刂部,总笔画是8画

〔到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至、刂”,五行属火。

〔到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至,刀声。本义是到达,达来,去到。

〔到〕字仓颉码是MGLN,五笔是GCFJ,四角号码是12100,郑码是HBKD,中文电码是0451,区位码是2129

〔到〕字的UNICODE是U+5230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1040,UTF-32:00005230,UTF-8:E5 88 B0。

〔到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一级字表中,序号1063,属常用字

〔到〕字异体字是

汉字解释

dàoㄉㄠˋ

基本解释

从别处来。~达。~站。~来。~场。~任。~职。~案。签~。恰~好处。
往。~群众中去。
周全,全顾得着。周~。面面俱~。
成功。得~。办~。
姓。

详细解释

动词
1.形声。从至,刀声。本义:到达,达来,去到。
2.同本义。
arrive;
到,至也。 —— 《说文》靡国不到。 —— 《诗·大雅·韩奕》虽隆薛之城到于天。 —— 《战国策·齐策》朝发白帝,暮到 江陵。 —— 《水经注·江水》豹往到 邺,会长老,问之民所疾苦。 —— 《史记·滑稽列传》功施到今。 —— 李斯《谏逐客书》复到舅家。 —— 宋· 王安石《伤仲永》
到时(到达之时);飞机半夜到北京;官员到后,会就开始了;到头来(结果;后来)
3.颠倒。通“”。
put upside down; reverse;
草木之到(倒)植者过半。 —— 《庄子·外物》。注:“锄拔反之更生者曰到植。今字作倒。”公子学去尊,今又王齐王,何其到也? —— 《吕氏春秋·爱类》
到植(倒立);到三不着两(行事无准则,颠三倒四)
4.往。
go to; leave for;
百川东到海。 —— 《乐府诗集·长歌行》
到北京去
助词
——用作动词的补语,表示动作达到目的或有了结果。
办得到;说到做到;想到。
介词
可作状语,介绍出动作的时间,表明动作到此时的状况 到那时使吾眼睁睁看汝死。——清· 林觉民《与妻书》
形容词
周到;周密 。
thoughtful; considerate;
到地(亦作道地。周祥);想得很周到。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子集下 部首:刀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321頁,第3

同文書局本: 第138頁,第36

標點整理本: 第66頁,第22

唐韻》、《正韻》:都導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刀號切,𡘋音倒。爾雅・釋詁》:到,至也。【疏】到者,自遠而至也。詩・大雅》:靡國不到。

又,姓。韻會》:出彭城楚令尹屋到之後。

注解

〔到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下,康熙部首是刀部

〔到〕字拼音是dào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至、刂

〔到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至,刀声。本义是到达,达来,去到。

〔到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dào] ⑴ 从别处来⑵ 往⑶ 周全,全顾得着⑷ 成功⑸ 姓。

说文解字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十二上反切都悼切頁碼394頁,第5

到至也。从至刀聲。

附注《說文新證》:「致、到同字。金文从人至。《金文編》云『人至為到,《說文》从至,刀聲,非。』:旭昇案:秦文字以後人旁聲化為刀旁,亦古文字常見之現象。」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二十三反切都告反頁碼949頁,第4行,第2

到至也。從至刀聲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十二上反切都悼切古音第二部頁碼2337頁,第2許惟賢1016頁,第4

到至也。

段注《大雅》曰:靡國不到。《論語》兩言民到于今。《釋詁》曰:到,至也。

从至。刀聲。

段注都悼切。二部。
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
章太炎 (近代)

古無倒字,即以到為倒。到从至,因鳥從高下至地頭在下也,故引申為顛倒。

引申為倒。蓋至自高而下,故到引申為倒。字只當作到。到、𨑩𣥹三字同。王延壽《王孫賦》有□字,即到懸字,本字即到。

至也。至,鳥飛從高下至地也。鳥自高而下,其頭必向下,尾必句上,故引申為顛到。古無倒字,倒乃俗字。

至也。至,鳥飛從高下至地也。鳥自高而下,其頭必向下,尾向上,故引申為顛到字。倒係俗字。

白话解释

到,抵达。字形采用“至”作边旁,采用“刀”作声旁。

字形解说

從金文到楷書之形,都是從至、刀聲。從至為形,以示抵達之義;以刀為聲,是表其音讀。刀義為「兵器」,和「到」義無關,所以在此僅表音而已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。

到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777頁,第4字
2陳昌治本第991頁,第2字
3黃侃手批第747頁
4說文校箋第515頁,第2字
5說文考正第466頁,第1字
6說文今釋第1709頁,第3字
7說文約注第2891頁,第3字
8說文探原第5782頁,第1字
9說文集注第2486頁,第1字
10說文標整第309頁,第1字
11標注說文第59頁,第3字
12說文注箋第4113頁,第1字
13說文詁林第11541頁【補遺】第17757頁
14通訓定聲第1283頁,第3字
15說文義證第1023頁【崇文】第4089頁
16說文句讀第1677頁
17說文新證第829頁,第2字
18章授筆記第482頁,第3字
19古字詁林第九冊,第486頁,第1字
20古字釋要第1086頁,第1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