癢字详情

yǎngㄧㄤˇ

疒部

19画

15

12画 (蛘)

半包围结构

KTOV

TUSX

00132

U 7662

UUDE 86 、 UUGV 98

点、横、撇、点、提、点、撇、横、横、横、撇、捺、点、横折、横、横、竖提、撇、点

癢字概述

〔癢〕字拼音是(yǎng),部首是疒部,总笔画是19画

〔癢〕字是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“疒、養”。

〔癢〕字造字法是形聲。从疒( chuáng ),養聲。本义是一種皮膚不適、引人慾搔的感覺。

〔癢〕字仓颉码是KTOV,五笔是UUDE86,UUGV98,四角号码是00132,郑码是TUSX

〔癢〕字的UNICODE是U+7662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0306,UTF-32:00007662,UTF-8:E7 99 A2。

〔癢〕字异体字是𤸜𤻰

汉字解释

yǎngㄧㄤˇ

基本解释

皮膚受刺激而欲搔。《集韻•養韻》:“癢,膚欲搔也。”《禮記•内則》:“疾痛苛癢,而敬抑搔之。”
刺激。唐柳宗元《與崔連州論石鐘乳書》:“戟喉癢肺,幽悶不聰。”
想顯現(技藝)。如。技癢。南朝梁簡文帝《答湘東王和受試詩書》;“有暫伎癢,更同故態。”

详细解释

1.形聲。从疒( chuáng ),養聲。本義:一種皮膚不適、引人慾搔的感覺。
2.同本義 。
itch; tickle;
癢刺刺(形容癢的感覺強烈);癢處(發癢的部位);癢背(作癢的背)
3.形容某些難以抑制的強烈願望。
itch to exercise one's skill;
花前技癢又成詩。 —— 宋· 陸游《還東》
癢滋滋(形容按捺不下某種興奮的情緒);癢酥酥(形容產生某種難以壓抑的強烈願望;形容輕鬆愉快的感覺);癢處(指心裏懷的強烈願望或身上存在的突出問題)

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中没收录字头“”,请参考“”字。

卷别 :正文・申集中 部首:虫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2590頁,第1

同文書局本: 第1081頁,第24

標點整理本: 第1054頁,第31

唐韻》:與章切;《集韻》:余章切,𡘋音羊 —— 蟲名。〇【按】《字彙》音養,非。蛘字讀羊,䖹字讀養,二字音義各別。詳䖹字註。

注解

〔蛘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申集中,康熙部首是虫部

〔蛘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yáng、yǎng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虫、羊

〔蛘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yáng] ⑴ 米象,米谷中的小黑甲虫。 [yăng] ⑴ 同“癢”。

说文解字

说文解字中没收录字头“”,请参考“”字。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十三上反切余兩切頁碼444頁,第22

異體蛘、𧒃

䖹搔蛘也。从虫羊聲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二十五反切余兩切頁碼1049頁,第5行,第2

䖹搔蛘也。從虫羊聲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十三上反切余㒳切古音第十部頁碼2676頁,第6許惟賢1164頁,第9

䖹騷蛘也。

段注騷各本作搔。今正。疥字下曰:騷也。今亦作搔。搔,𠜜也。非其意。唐人所引作瘙。瘙見号韵。乃俗字。許所無。依義當作騷。騷,𢺕也。毛云動也。騷痒者,擾動於肌膚閒也。玄應引《禮記》蛘不敢搔。俗多用痒癢養字。葢非也。蛘从虫者,往往有蟲濳於膜。故疥字亦或作𧎁,作蚧。

从虫。聲。

段注余㒳切。十部。
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
章太炎 (近代)

痛癢當作蛘。

本誼為瘡之癢,引申為一切癢。

痛蛘⊙。

痛癢當作蛘,引申為一切之蛘。

蛘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879頁,第16字
2陳昌治本第1133頁,第6字
3黃侃手批第842頁
4說文校箋第591頁,第13字
5說文考正第528頁,第15字
6說文今釋第1956頁,第3字
7說文約注第3287頁,第1字
8說文探原第6575頁,第2字
9說文集注第2815頁,第1字
10說文標整第351頁,第28字
11標注說文第567頁,第11字
12說文注箋第4673頁,第2字
13說文詁林第12971頁【補遺】第17951頁
14通訓定聲第3537頁,第3字
15說文義證第1165頁【崇文】第4657頁
16說文句讀第1932頁
17章授筆記第555頁,第7字
18古字詁林第十冊,第52頁,第4字
19古字釋要第1228頁,第14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