垟字详情

𭗱

yángㄧㄤˊ
三级汉字通用字

土部

9画

6

9画 (垟)

左右结构

形声字

GTQ

BUC

48151

8213

U 579F

FUDH 86 、 FUH 98

横、竖、提、点、撇、横、横、横、竖

垟字概述

〔垟〕字拼音是(yáng),部首是土部,总笔画是9画

〔垟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土、羊”。

〔垟〕字仓颉码是GTQ,五笔是FUDH86,FUH98,四角号码是48151,郑码是BUC,中文电码是8213

〔垟〕字的UNICODE是U+579F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2431,UTF-32:0000579F,UTF-8:E5 9E 9F。

〔垟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三级字表中,序号6777

汉字解释

yángㄧㄤˊ

基本解释

田地(多用于地名)翁~;上家~(均在中国浙江省)。

详细解释

名词
〈方〉∶田地 field太阳高高照四方,姑娘送饭下田垟。——甬剧《姑娘心里不平静》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丑集中 部首:土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532頁,第5

同文書局本: 第228頁,第13

標點整理本: 第160頁,第13

廣韻》:與章切;《集韻》:余章切,𡘋音洋 —— 土精也。易說》:泰山失金雞,西嶽失玉垟。

又,土怪也。史記・孔子世家》:季桓子穿井,獲一土缶,其中有羊,問于仲尼。曰:以丘所聞,土之怪則羵垟也。

或作羊。

注解

〔垟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丑集中,康熙部首是土部

〔垟〕字拼音是yáng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土、羊

〔垟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yáng] ⑴ 田地(多用于地名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