疵字详情
疵
疵字概述
〔疵〕字拼音是(cī),部首是疒部,总笔画是11画。
〔疵〕字是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“疒、此”,五行属金。
〔疵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疒( chuáng ),此声。本义是小毛病。
〔疵〕字仓颉码是KYMP,五笔是UHXV,四角号码是00112,郑码是TIRR,中文电码是4009,区位码是2035。
〔疵〕字的UNICODE是U+75B5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0133,UTF-32:000075B5,UTF-8:E7 96 B5。
〔疵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二级字表中,序号4940。
〔疵〕字异体字是啙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午集中 部首:疒部
武英殿刻本: 第1846頁,第5字
同文書局本: 第770頁,第28字
標點整理本: 第724頁,第29字
音《唐韻》:疾咨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才支切;《正韻》:才資切,𡘋音玼。《說文》:病也。《易・繫辭》:悔吝者,言乎其小疵也。【疏】言說此卦爻有小疵病也。《左傳・僖七年》:予取予求,不女疵瑕也。【註】不以女爲罪釁。《前漢・景十三王傳》:今或無罪,爲臣下所侵辱,有司吹毛求疵。【註】病也。
义又,木名。《爾雅・釋木》:棆無疵。
义又,《韻會》亦作玼。《後漢・黃憲傳》:去玼吝。
义又,或作呰。《前漢・翟義傳》:王莽大誥:故知我國有呰災。又,〈敘傳〉:閹尹之呰。
义又,人名。《史記・楚世家》:少子執疵爲越章王。又,〈趙世家〉:趙疵與秦戰敗。
音又,《集韻》:將支切,音貲 —— 𤰞疵,佞人貌。《史記・日者傳》:𤰞疵而前,孅趨而言。【註】疵,音貲。
音又,水鳥。司馬相如〈上林賦〉:箴疵鵁盧。【釋文】疵,音資。【註】張揖曰:箴疵似魚虎而倉黑色。
音又,《集韻》:仕懈切,音㾹 —— 同「睚」。眦睚,恨視。
音又,《集韻》:才詣切,音嚌 —— 病也;又,短也。
音又,《集韻》:蔣氏切;《正韻》:祖似切,𡘋音紫 —— 毀也。《荀子・不苟篇》:非毀疵也。【註】或曰讀爲訾。
注解
〔疵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午集中,康熙部首是疒部。
〔疵〕字拼音是cī,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疒、此。
〔疵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疒( chuáng ),此声。本义是小毛病。
〔疵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cī] ⑴ 毛病⑵ 缺点或过失⑶ 诽谤,非议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七下反切疾咨切頁碼第246頁,第2字續丁孫
疵
病也。从𤕫此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四反切才資反頁碼第629頁,第7行,第1字述
病也。從疒此聲。
鍇注臣鍇曰:「《莊子》曰:『物不疵癘。』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七下反切疾咨切古音第十六部頁碼第1392頁,第4字許惟賢第609頁,第11字
病也。
段注古亦叚玼爲之。
从𤕫。此聲。
段注疾咨切。十六部。《廣韵》疾移切。是也。
白话解释
疵,黑色母斑。字形采用“疒”作边旁,采用“此”作声旁。
字形解说
此字始見於戰國文字。戰國文字、篆文及楷書字形皆從疒、此聲。疒或作「」、「
」,並無不同。「疒」為病人依靠床上的樣子,作為形符,表示義與病痛有關;「此」為相繼而止,於此僅作為不示義的聲符,表示音讀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。
疵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482頁,第5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614頁,第7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471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309頁,第20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296頁,第16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1068頁,第4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1820頁,第2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3803頁,第3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1572頁,第2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190頁,第7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304頁,第9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2503頁,第1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7605頁【補遺】第17140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2346頁,第3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646頁【崇文】第2581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997頁 |
| 17 | 古字詁林 | 第七冊,第27頁,第2字 |
| 18 | 古字釋要 | 第727頁,第9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