犺字详情

𭗱

kàngㄎㄤˋgǎngㄍㄤˇ

犭部

7画

4

8画 (犺)

左右结构

KHYHN

QMSQ

40217

U 72BA

QTYM 86 、 QTYW 98

撇、弯钩、撇、点、横、撇、横折弯钩/横斜钩

犺字概述

〔犺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(kàng、gǎng),部首是犭部,总笔画是7画

〔犺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犭、亢”。

〔犺〕字仓颉码是KHYHN,五笔是QTYM86,QTYW98,四角号码是40217,郑码是QMSQ

〔犺〕字的UNICODE是U+72BA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9370,UTF-32:000072BA,UTF-8:E7 8A BA。

〔犺〕字异体字是𤞀

汉字解释

1kàngㄎㄤˋ

基本解释

健壮的狗。
健壮。
刺猬。

2gǎngㄍㄤˇ

基本解释

古书上说的一种野兽,像猿猴,可驯养供驱使。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巳集下 部首:犬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1690頁,第5

同文書局本: 第706頁,第21

標點整理本: 第659頁,第19

唐韻》:苦浪切;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口浪切,𡘋音抗。說文》:健犬也。

又,《玉篇》:猬也。

又,《廣韻》:猰犺,不順。

又,《集韻》:舉朗切,音㽘 —— 犺狼,獸名。正字通》:出暹羅之崛隴。短小精悍,目圓睛黃,木食,如猿猱。古樾蒙密者,率數十巢,山居夷獠畜之,備驅使。蒙以敝絮,飮以醨酒、食以𩸋鮍輒喜,舉族受役,至死不避。常令入山採鶴頂、象齒、犀角,皆如期而獲,輸其主。雖它姓奪之,必不與。舶人編竹爲籠,置犺所往來之逕,機取之。詳見黃衷《海語》。

注解

〔犺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巳集下,康熙部首是犬部

〔犺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kàng、gǎng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犭、亢

〔犺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kàng] ⑴ 健壮的狗。⑵ 健壮。⑶ 刺猬。 [gǎng] ⑴ 古书上说的一种野兽,像猿猴,可驯养供驱使。

说文解字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十上反切苦浪切頁碼330頁,第12

犺健犬也。从犬亢聲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十九反切看浪反頁碼809頁,第5行,第3

犺健犬也。從犬亢聲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十上反切苦浪切古音第十部頁碼1898頁,第1許惟賢829頁,第7

犺健犬也。

段注本謂犬。引伸謂人。《廣韵》曰:猰犺不順。

从犬。亢聲。

段注苦浪切。十部。

犺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650頁,第2字
2陳昌治本第821頁,第4字
3黃侃手批第626頁
4說文校箋第421頁,第4字
5說文考正第391頁,第21字
6說文今釋第1415頁,第1字
7說文約注第2417頁,第2字
8說文探原第4842頁,第1字
9說文集注第2085頁,第4字
10說文標整第257頁,第27字
11標注說文第407頁,第12字
12說文注箋第3382頁,第1字
13說文詁林第9772頁【補遺】第17485頁
14通訓定聲第3638頁,第2字
15說文義證第847頁【崇文】第3385頁
16說文句讀第1356頁
17古字詁林第八冊,第585頁,第1字
18古字釋要第933頁,第5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