漅字概述
〔漅〕字拼音是(cháo),部首是氵部,总笔画是14画。
〔漅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氵、巢”。
〔漅〕字仓颉码是EVVD,五笔是IVJS,四角号码是32194,郑码是VZKF。
〔漅〕字的UNICODE是U+6F05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8421,UTF-32:00006F05,UTF-8:E6 BC 85。
〔漅〕字异体字是巢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巳集上 部首:水部
武英殿刻本: 第1536頁,第6字
同文書局本: 第644頁,第27字
標點整理本: 第592頁,第20字
音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𡘋子小切,音勦 —— 湖名。《後漢・明帝紀》:漅湖,出黃金。【註】在今盧州合肥縣。亦作巢。
音又,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𡘋鋤交切,音巢 —— 義同。
音又,《集韻》:損果切,音鎖 —— 與溑同,水也。
注解
〔漅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巳集上,康熙部首是水部。
〔漅〕字拼音是cháo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氵、巢。
〔漅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cháo] ⑴ 〔~湖〕湖名,在中国安徽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