抄字概述
〔抄〕字拼音是(chāo),部首是扌部,总笔画是7画。
〔抄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扌、少”,五行属金。
〔抄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手,少声。本义是叉取。
〔抄〕字仓颉码是QFH,五笔是RITT,四角号码是59020,郑码是DKM,中文电码是2113,区位码是1913。
〔抄〕字的UNICODE是U+6284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5220,UTF-32:00006284,UTF-8:E6 8A 84。
〔抄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一级字表中,序号0626,属常用字。
〔抄〕字异体字是劋、挱、鈔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卯集中 部首:手部
武英殿刻本: 第1006頁,第10字
同文書局本: 第420頁,第10字
標點整理本: 第367頁,第8字
音《唐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楚交切;《集韻》:初交切 —— 𡘋與鈔同,叉取也。杜甫詩:飯抄雲子白。韓愈詩:匙抄爛飯穩送之。
义又,《廣韻》:略取也。〈魏志・太祖紀〉〔註〕:抄略諸郡。
义又,《增韻》:謄寫也。《通俗文》:遮取謂之抄,寫錄之目亦謂之抄。
义又,姓。明永樂中有舉人抄思。
音又,《集韻》:楚絞切,音炒 —— 抄掠也。
音又,《唐韻》:初教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楚教切,𡘋鈔去聲 —— 亦略取也。
音又,《集韻》:桑何切,音娑 —— 摩挱之挱亦省作抄。
义《集韻》或作摷,本作鈔。
注解
〔抄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卯集中,康熙部首是手部。
〔抄〕字拼音是chāo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扌、少。
〔抄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手,少声。本义是叉取。
〔抄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chāo] ⑴ 誊写,照原文写⑵ 搜查而没收⑶ 走简捷的路⑷ 同“绰”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四上反切楚交切頁碼第469頁,第29字續丁孫
鈔
叉取也。从金少聲。
鉉注臣鉉等曰:今俗別作抄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七反切側嘲反頁碼第1099頁,第3行,第1字述
扠取也。從金少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四上反切楚交切古音第二部頁碼第2853頁,第2字許惟賢第1240頁,第6字
叉取也。
段注叉者,手指相逪也。手指突入其閒而取之,是之謂鈔。字从金者,容以金鐵諸器刺取之矣。《曲禮》曰:母剿說。剿卽鈔字之叚借也。今謂竊取人文字曰鈔。俗作抄。
从金。少聲。
段注楚交切。二部。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唐宋時「鈔票」之誼不知由何引申,古無其誼。
白话解释
钞,用手叉取。字形采用“金”作边旁,“少”作声旁。
字形解说
此字始見於戰國文字,從金、少聲。「金」為金粒,作為形符,表示義與金屬有關;「少」為不多,於此作為不示義的聲符,表示音讀。篆文及楷書皆和戰國文字同形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。大陸通行規範字作「钞」。
鈔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932頁,第14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1201頁,第5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892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626頁,第6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559頁,第5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2079頁,第4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3470頁,第1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6955頁,第1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2969頁,第3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373頁,第1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602頁,第16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4970頁,第3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13659頁【補遺】第18040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1270頁,第2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1242頁【崇文】第4965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2055頁 |
| 17 | 章授筆記 | 第586頁,第2字 |
| 18 | 古字詁林 | 第十冊,第605頁,第2字 |
| 19 | 古字釋要 | 第1290頁,第8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