滑字详情
滑
滑字概述
〔滑〕字拼音是(huá),部首是氵部,总笔画是12画。
〔滑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氵、骨”,五行属水。
〔滑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水,骨声。本义是滑溜,光滑。
〔滑〕字仓颉码是EBBB,五笔是IMEG,四角号码是37127,郑码是VLW,中文电码是3323,区位码是2712。
〔滑〕字的UNICODE是U+6ED1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8369,UTF-32:00006ED1,UTF-8:E6 BB 91。
〔滑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一级字表中,序号2761,属常用字。
〔滑〕字反义词是涩,异体字是抇、猾、磆、滑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巳集上 部首:水部
武英殿刻本: 第1532頁,第6字
同文書局本: 第643頁,第3字
標點整理本: 第590頁,第22字
音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𡘋戸八切,音猾。《說文》:利也。《周禮・天官・食醫》:調以滑甘。【疏】滑者,通利往來,所以調和五味。
义又,澾也。杜甫詩:霜濃木石滑。
义又,州名。《舊唐書・地理志》:滑州,隋東郡,武德元年改爲滑州。
义又,水名。《山海經》:求如之山,滑水出焉。又,《廣輿記》:滑河,經滑縣北而東,滑最大,自洛以西,百水皆會於滑。
义又,古國名。《左傳・襄二十九年》:虞虢焦滑。
义又,鄭地名。《春秋・莊三年》:公次子滑。
义又,珠名。沈懷遠《南越志》:走珠之次爲滑珠。
义又,姓,漢滑興。
音又,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𡘋古忽切,音骨 —— 亂也。〈晉語〉:置不仁以滑其中。
义又,治也。《莊子・繕性篇》:滑欲於俗思,以求致其明。
义又,滑稽,謂俳諧也。《楚辭・卜居》:將突梯滑稽,如脂如韋。
义又,混也。《楚辭・漁父》:滑其泥而揚其波。
义又,與汨同㊟〔與汩同〕。滑滑,水流貌。焦氏《易林》:湧泉滑滑。
音又,《廣韻》:戸骨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胡骨切,𡘋音搰 —— 亦亂也。
注解
〔滑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巳集上,康熙部首是水部。
〔滑〕字拼音是huá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氵、骨。
〔滑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水,骨声。本义是滑溜,光滑。
〔滑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huá] ⑴ 光溜,不粗涩⑵ 在光溜的物体表面上溜动⑶ 狡诈,不诚实⑷ 姓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一上反切戶八切頁碼第368頁,第20字續丁孫
滑
利也。从水骨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一反切胡劼反頁碼第902頁,第2行,第2字述
利也。從水骨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一上反切戸八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第2202頁,第3字許惟賢第958頁,第8字
利也。
段注古多借爲汨亂之汨。
从水。骨聲。
段注戶八切。十五部。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與汩同。「滑夏」者,汩亂夏也。
利也。《書》「蠻夷猾夏」之猾,《說文》無,只作滑(亂也),其本字則當作淈。
猾,《說文》無。「蠻夷猾夏」字當作淈。淈,亂也。今作汩。
白话解释
滑,流利。字形采用“水”作边旁,“骨”是声旁。
字形解说
此字始見於篆文。篆文字形從水,表示與水相關;骨聲,表示音讀。隸變作、楷定作滑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。規範字作「滑」。
滑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728頁,第15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929頁,第3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701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479頁,第2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439頁,第13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1604頁,第4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2720頁,第3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5439頁,第1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2348頁,第1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290頁,第6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463頁,第9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3883頁,第3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10939頁【補遺】第17656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2515頁,第4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963頁【崇文】第3849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1562頁 |
| 17 | 章授筆記 | 第456頁,第2字 |
| 18 | 古字詁林 | 第九冊,第114頁,第1字 |
| 19 | 古字釋要 | 第1022頁,第9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