湭字概述
〔湭〕字拼音是(qiú),部首是氵部,总笔画是12画。
〔湭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氵、酋”。
〔湭〕字仓颉码是ETCW,五笔是IUSG,四角号码是38164,郑码是VUFD。
〔湭〕字的UNICODE是U+6E6D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8269,UTF-32:00006E6D,UTF-8:E6 B9 AD。
〔湭〕字异体字是泅、𦵩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巳集上 部首:水部
武英殿刻本: 第1521頁,第13字
同文書局本: 第638頁,第12字
標點整理本: 第585頁,第22字
音《玉篇》:才周切;《集韻》:徐由切,𡘋音囚 —— 與汓、泅同,浮行水上也。
音又,《集韻》:字秋切,音酋。《博雅》:湭,酒液也。一曰水名,在雍州。或作𦵩。
注解
〔湭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巳集上,康熙部首是水部。
〔湭〕字拼音是qiú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氵、酋。
〔湭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qiú] ⑴ 汁液。⑵ 古同“泅”,游水。⑶ 河名,在中国陕西省渭南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