淫字详情
淫
淫字概述
〔淫〕字拼音是(yín),部首是氵部,总笔画是11画。
〔淫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氵、㸒”,五行属水。
〔淫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水,侌( yín )声。本义是浸淫;浸渍。
〔淫〕字仓颉码是EBHG,五笔是IETF,四角号码是32114,郑码是VPMB,中文电码是3230,区位码是5089。
〔淫〕字的UNICODE是U+6DEB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8139,UTF-32:00006DEB,UTF-8:E6 B7 AB。
〔淫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一级字表中,序号2424,属次常用字。
〔淫〕字异体字是㸒、婬、湛、滛、霪、𣽮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巳集上 部首:水部
武英殿刻本: 第1506頁,第3字
同文書局本: 第631頁,第9字
標點整理本: 第578頁,第18字
音《唐韻》:余箴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夷針切,𡘋音霪。《說文》:浸淫,隨理也。【徐曰】隨其脈理而浸漬也。《周禮・冬官・考工記》:善防者,水淫之。【註】謂以淤泥淫液使厚也。
义又,放也。《禮・哀公問》:淫德不倦。
义又,貪也。《禮・樂記》:聲淫及商。
义又,溢也、過也。《書・大禹謨》:罔淫于樂。
义又,甚也。《列子・黃帝篇》:黃帝曰:朕之過淫矣。
义又,大也。《詩・周頌》:既有淫威。
义又,僭也。〈吳語〉:掩王東海,以淫名聞於天子。
义又,久也。〈晉語〉:底著滯淫。【註】滯,廢;淫,久也。
义又,邪也。《禮・王制》:志淫好僻。
义又,《禮・曲禮》:⽏淫視。【疏】謂流移也。
义又,《小爾雅》:男女不以禮交,謂之淫。
义又,星記失次亦曰淫。《左傳・襄二十八年》:歲在星記,而淫于元枵。
义又,淫淫,去遠貌。揚雄〈羽獵賦〉:淫淫與與。【註】往來之貌。
义又,水名。《淮南子・覽冥訓》:女媧氏積蘆灰以止淫水。【註】平地出水爲淫。
义又,泉名。王子年《拾遺記》:日南之南,有淫泉之浦。
义又,樹名。《採蘭雜志》:遜頓國有淫樹。
义又,魚名。《淮南子・釋山訓》:瓠巴鼓瑟,而淫魚出聽。
音又,《集韻》:以贍切,音豔 —— 巴東有淫預堆。古歌:淫預大如馬。今作灩澦。
义又,讀作涅。《周禮・冬官・考工記》:㡛人湅帛,淫之以蜃。【註】淫當爲涅。
音又,讀作瑤。《山海經》:爰有淫水,其淸洛洛。【註】淫音遙 —— 與瑤同。
卷目:考證・巳集上 部首:水部
愛日堂藏本: 第370頁,第4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655頁,第17字
星記失次亦曰淫。《左傳・襄二十八年》歲在星記,而淫于元枵。
謹按傳所言者歲星也。星記改爲歲星。歲在星記之記照原文改紀。
《周禮・冬官考工記》㡛人湅帛,淫之以蜃。
謹照原文人改氏。
注解
〔淫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巳集上,康熙部首是水部。
〔淫〕字拼音是yí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氵、㸒。
〔淫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水,侌( yín )声。本义是浸淫;浸渍。
〔淫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yín] ⑴ 过多,过甚⑵ 渐浸,浸渍⑶ 迷惑⑷ 在男女关系上态度或行为不正当⑸ 放纵,沉溺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一上反切余箴切頁碼第368頁,第23字續丁孫
淫
浸淫隨理也。从水㸒聲。一曰久雨爲淫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一反切移今反頁碼第902頁,第3行,第2字述
浸淫隨理也。從水㸒聲。一曰:久雨曰淫。
鍇注臣鍇曰:「隨其脈理而浸漬也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一上反切余箴切古音第七部頁碼第2202頁,第6字許惟賢第958頁,第11字
浸淫隨理也。
段注浸淫者,以漸而入也。司馬相如難蜀父老曰:六合之內。八方之外。浸淫衍溢。《史記》作浸潯。
从水。㸒聲。
段注余箴切。七部。
一曰久雨曰淫。
段注《月令》曰:淫雨蚤降。《左傳》曰:天作淫雨。鄭曰:淫,霖也。雨三日以上爲霖。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淫亂當作婬。
久雨之淫乃霖及𩂢之假。貪淫當作㸒(《說文》:「近求也」。),奸淫當作婬。
浸淫。婬亂。
淫亂字當作婬。
白话解释
淫,隨其脉理慢慢浸渍。字形采用“水”作边旁,“”是声旁。一种说法认为,久雨不停为“淫”。
字形解说
此字始見於戰國文字。戰國文字作者及篆文之字形皆係從水、㸒聲。從水,表示與水相關;㸒聲,表示音讀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。戰國文字作者,依《古文四聲韻》所錄古本《老子》及《郭店楚簡‧遵德義》簡文,亦當釋為淫。隸變作、楷定作淫、規範字作「淫」。
淫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729頁,第1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929頁,第6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702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479頁,第5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439頁,第16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1604頁,第7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2721頁,第3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5441頁,第1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2348頁,第4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290頁,第9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463頁,第12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3884頁,第2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10942頁【補遺】第17657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354頁,第2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963頁【崇文】第3849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1562頁 |
| 17 | 章授筆記 | 第456頁,第3字 |
| 18 | 古字詁林 | 第九冊,第116頁,第1字 |
| 19 | 古字釋要 | 第1023頁,第3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