檛字详情

𭗱

zhuāㄓㄨㄚ

木部

15画

13

17画 (檛)

左右结构

会意字

DYBB

FWLJ

47932

U 6A9B

SMNP

横、竖、撇、点、竖、横折、横折、竖、横折钩、竖、横折、横、点、横折折撇、捺

檛字概述

〔檛〕字拼音是(zhuā),部首是木部,总笔画是15画

〔檛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木、過”。

〔檛〕字仓颉码是DYBB,五笔是SMNP,四角号码是47932,郑码是FWLJ

〔檛〕字的UNICODE是U+6A9B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7291,UTF-32:00006A9B,UTF-8:E6 AA 9B。

〔檛〕字异体字是𥬲

汉字解释

zhuāㄓㄨㄚ

基本解释

马鞭:“吏士寂如水,萧萧闻马~。”
打:“生到葭萌,与吏争度,津吏~破从者头。”
笙两侧的管子:“修~内辟,馀箫外逶”。

详细解释

名词
鞭子 whip屏息庭槐下,执檛候晨。——《程史》
动词
击,打击 beat津吏檛破从者头。——《后汉书》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辰集中 部首:木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1327頁,第1

同文書局本: 第557頁,第10

標點整理本: 第503頁,第25

唐韻》:陟瓜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張瓜切;《正韻》:職瓜切,𡘋音撾 —— 箠也。玉篇》:策也。左傳・文十一年》:士會適晉,繞朝贈之以策。【杜註】馬檛也。》作簻,別作𥬸

又,《集韻》:莊華切,音髽 —— 義同。

卷目:考證・辰集中 部首:木部

愛日堂藏本: 第323頁,第3

同文書局本: 第1652頁,第52

《左傳・文十一年》士會適晉繞朝贈之以策。

謹照原文十一年改為十三年。士會適晉四字改乃行二字。

注解

〔檛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辰集中,康熙部首是木部

〔檛〕字拼音是zhuā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木、過

〔檛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zhuā] ⑴ 马鞭:“吏士寂如水,萧萧闻马~。”⑵ 打:“生到葭萌,与吏争度,津吏~破从者头。”⑶ 笙两侧的管子:“修~内辟,馀箫外逶”。

说文解字

说文解字中没收录字头“”,请参考“𥬲”字。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五上反切陟瓜切頁碼145頁,第7

𥬲

𥬲箠也。从竹朵聲。

附注段玉裁注:「𥬲、檛古今字。」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九反切謫瓜反頁碼371頁,第6行,第2

𥬲箠也。從竹朵聲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五上反切陟瓜切古音第十七部頁碼781頁,第5許惟賢348頁,第8

𥬲箠也。

段注𥬸檛古今字。亦作簻。《左傳》。繞朝贈之以策。杜預曰:馬檛也。檛婦翁字本从木。後人又改从手。

从竹。朵聲。

段注陟瓜切。古音在十七部。戈韵。

𥬲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287頁,第9字
2陳昌治本第385頁,第4字
3黃侃手批第297頁
4說文校箋第191頁,第15字
5說文考正第179頁,第16字
6說文今釋第647頁,第4字
7說文約注第1144頁,第3字
8說文探原第2626頁,第1字
9說文集注第949頁,第2字
10說文標整第115頁,第21字
11標注說文第189頁,第9字
12說文注箋第1500頁,第1字
13說文詁林第4908頁【補遺】第16721頁
14通訓定聲第1940頁,第5字
15說文義證第389頁【崇文】第1553頁
16說文句讀第578頁
17古字詁林第四冊,第683頁,第2字
18古字釋要第467頁,第7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