檗字详情

ㄅㄛˋ
二级汉字通用字

木部

17画

13

17画 (檗)

上下结构

SJD

XMSF

70904

7362

U 6A97

NKUS

横折、横、撇、竖、横折、横、点、横、点、撇、横、横、竖、横、竖、撇、捺

檗字概述

〔檗〕字拼音是(bò),部首是木部,总笔画是17画

〔檗〕字是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“辟、木”或“辟、朩”,五行属木。

〔檗〕字仓颉码是SJD,五笔是NKUS,四角号码是70904,郑码是XMSF,区位码是7362

〔檗〕字的UNICODE是U+6A97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7287,UTF-32:00006A97,UTF-8:E6 AA 97。

〔檗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二级字表中,序号6302

〔檗〕字异体字是

汉字解释

ㄅㄛˋ

基本解释

〔黄~〕落叶乔木,木材坚硬,茎可制黄色染料,树皮入药。简称“”。

详细解释

名词
木名。即黄檗。也称“黄柏” cork tree。芸香科,落叶乔木,羽状复叶,开黄绿色小花,木材坚硬,茎可制黄色染料,树皮入药。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辰集中 部首:木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1326頁,第10

同文書局本: 第557頁,第4

標點整理本: 第503頁,第19

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𡘋博阨切,音伯。說文》:黃木也。本草》:檗,或作蘗。司馬相如〈子虚賦〉:檗離朱楊。張揖曰:檗皮可染者。

又,小檗。本草》:陶弘景曰:子檗,樹小,狀似石榴,皮黃而苦。

又,《類篇》:蒲歷切,音椑 —— 槃也。从檗、蘗,非。

注解

〔檗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辰集中,康熙部首是木部

〔檗〕字拼音是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辟、朩

〔檗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bò] ⑴ 〔黄~〕落叶乔木,木材坚硬,茎可制黄色染料,树皮入药。简称“檗”。

说文解字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六上反切博厄切頁碼182頁,第27

異體

檗黃木也。从木辟聲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十一反切八麥反頁碼452頁,第6行,第2

檗黃木也。從木辟聲。

鍇注臣鍇曰:「即今藥家用黃蘗也,出金州。」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六上反切博戹切古音第十六部頁碼977頁,第2許惟賢431頁,第5

檗黃木也。

段注《本艸經》之檗木也。一名檀桓。

從木。辟聲。

段注博戹切。十六部。俗加艸作蘗。多誤爲蘗字。

檗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360頁,第9字
2陳昌治本第463頁,第5字
3黃侃手批第362頁
4說文校箋第228頁,第16字
5說文考正第225頁,第8字
6說文今釋第788頁,第5字
7說文約注第1382頁,第1字
8說文探原第3032頁,第1字
9說文集注第1155頁,第4字
10說文標整第142頁,第8字
11標注說文第227頁,第9字
12說文注箋第1816頁,第2字
13說文詁林第5814頁【補遺】第16860頁
14通訓定聲第2144頁,第3字
15說文義證第473頁【崇文】第1889頁
16說文句讀第715頁
17古字詁林第五冊,第783頁,第1字
18古字釋要第564頁,第7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