檀字详情
檀
檀字概述
〔檀〕字拼音是(tán),部首是木部,总笔画是17画。
〔檀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木、亶”,五行属木。
〔檀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木,亶( dǎn )声。本义是木名。古书中称檀的木很多,时无定指。常指豆科的黄檀,紫檀(即红木。
〔檀〕字仓颉码是DYWM,五笔是SYLG,四角号码是40916,郑码是FSKA,中文电码是2905,区位码是4420。
〔檀〕字的UNICODE是U+6A80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7264,UTF-32:00006A80,UTF-8:E6 AA 80。
〔檀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一级字表中,序号3396,属次常用字。
〔檀〕字异体字是單、𣞀、𩠽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辰集中 部首:木部
武英殿刻本: 第1323頁,第25字
同文書局本: 第555頁,第39字
標點整理本: 第502頁,第17字
音《唐韻》:徒干切;《集韻》:唐干切;《正韻》:唐闌切,𡘋音壇。《說文》:木也。《詩・小雅》:爰有樹檀。【註】善木。〈鄭風〉:無折我樹檀。【註】强韌之木。《周禮・冬官・考工記》:中車輻。
义又,《本草》:紫檀白檀。《綱目》:總謂之旃檀。
义又,州名。《前漢・地理志》:白檀縣,屬漁陽郡,唐置檀州。
义又,姓。《統譜》:齊公族有食瑕丘檀城,因以爲氏。
音又,《集韻》:時戰切,音善 —— 人名。春秋饔人檀。
卷目:考證・辰集中 部首:木部
愛日堂藏本: 第322頁,第1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652頁,第46字
《周禮・冬官考工記》中車輻。
謹按考工記無中車輻之文。今改考工記鄭註輻以檀。
注解
〔檀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辰集中,康熙部首是木部。
〔檀〕字拼音是tá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木、亶。
〔檀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木,亶( dǎn )声。本义是木名。古书中称檀的木很多,时无定指。常指豆科的黄檀,紫檀(即红木。
〔檀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tán] ⑴ 落叶乔木,木质坚硬,用于制家具、乐器(亦称“青檀”)。⑵ 浅绛色⑶ 〔~香〕常绿乔木,产在热带及亚热带,木质坚硬,有香气,可制器物及香料,又可入药。⑷ 〔紫~〕常绿乔木,木材坚硬,带红色,可制贵重家具或工艺品。⑸ 姓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六上反切徒乾切頁碼第183頁,第18字續丁孫
檀
木也。从木亶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一反切特丹反頁碼第455頁,第1行,第1字述
木也。從木亶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六上反切徒乾切古音第十四部頁碼第983頁,第1字許惟賢第433頁,第10字
檀木也。
段注《鄭風》傳曰:檀,彊刃之木。刃今韌字。榽醯似檀。齊人諺曰:上山斫檀。榽醯先殫。
從木。亶聲。
段注徒乾切。十四部。
檀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361頁,第15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465頁,第8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363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229頁,第14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226頁,第6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793頁,第1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1390頁,第1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3046頁,第1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1162頁,第1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142頁,第29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228頁,第13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1828頁,第1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5836頁【補遺】第16864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2952頁,第2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477頁【崇文】第1905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719頁 |
| 17 | 古字詁林 | 第五冊,第800頁,第2字 |
| 18 | 古字釋要 | 第566頁,第2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