榬字概述
〔榬〕字拼音是(yuán),部首是木部,总笔画是14画。
〔榬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木、袁”。
〔榬〕字仓颉码是DGRV,五笔是SFKE,四角号码是44932,郑码是FBJR。
〔榬〕字的UNICODE是U+69AC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7052,UTF-32:000069AC,UTF-8:E6 A6 AC。
〔榬〕字异体字是楥、𥰟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辰集中 部首:木部
武英殿刻本: 第1297頁,第11字
同文書局本: 第544頁,第9字
標點整理本: 第490頁,第8字
音《唐韻》:雨元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于元切,𡘋音袁。《玉篇》:絡絲籰也。或作𥰟。揚子《方言》:籰,榬也,所以絡絲也。兗豫河濟之閒謂之榬。
义又,懸鐘磬具。《管子・霸形篇》:懸鐘磬之榬,陳歌舞笙竽之樂。
义又,姓。《統譜》:漢有榬溫舒、榬終古。
音又,《集韻》:于嬀切,音爲 —— 義同。〇【按】《韻會》云《增韻》作楥,誤。楥,履楔也。《正字通》云俗楥字,尤非。
注解
〔榬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辰集中,康熙部首是木部。
〔榬〕字拼音是yuá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木、袁。
〔榬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yuán] ⑴ 古代络丝的器具。⑵ 古代悬挂钟磬的架子:“于是令之县(悬)钟磬之~,陈歌舞竽瑟之乐。”⑶ 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