柔字详情
柔
柔字概述
〔柔〕字拼音是(róu),部首是木部,总笔画是9画。
〔柔〕字是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“矛、木”或“矛、朩”,五行属金。
〔柔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木,矛声。本义是树木可曲可直。
〔柔〕字仓颉码是NHD,五笔是CBTS86,CNHS98,四角号码是17904,郑码是XSMF,中文电码是2677,区位码是4065。
〔柔〕字的UNICODE是U+67D4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6580,UTF-32:000067D4,UTF-8:E6 9F 94。
〔柔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一级字表中,序号1750,属常用字。
〔柔〕字的近义词是软,反义词是刚,异体字是渘、𣐱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辰集中 部首:木部
武英殿刻本: 第1241頁,第4字
同文書局本: 第519頁,第5字
標點整理本: 第465頁,第3字
音《唐韻》:耳由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而由切,𡘋受平聲。《說文》:木曲直也。
义又,柔者剛之反。《易・說卦》:立地之道,曰柔與剛。《書・洪範》:沈潛剛克,高明柔克。老子《道德經》:豈非以其柔耶。
义又,安也。《書・舜典》:柔遠能邇。
义又,服也。《左傳・僖二十八年》:我得天,楚伏其罪,我且柔之矣。
义又,草木新生曰柔。《詩・小雅》:薇亦柔止。
义又,國名。《前漢・地理志》:屬琅邪郡。
义俗作𣐱,非。
注解
〔柔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辰集中,康熙部首是木部。
〔柔〕字拼音是róu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矛、朩。
〔柔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木,矛声。本义是树木可曲可直。
〔柔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róu] ⑴ 植物初生而嫩⑵ 软,不硬⑶ 软弱,与“刚”相对⑷ 温和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六上反切耳由切頁碼第186頁,第6字續丁孫
柔
木曲直也。从木矛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一反切然尤反頁碼第465頁,第2行,第1字述
木曲直也。從木矛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六上反切耳由切古音第三部頁碼第1006頁,第2字許惟賢第443頁,第6字
木曲直也。
段注《洪範》曰:木曰曲直。凡木曲者可直,直者可曲曰柔。《考工記》多言揉。許作煣。云屈申木也。必木有可曲可直之性,而後以火屈之申之。此柔與煣之分別次弟也。詩荏染柔木。則謂生木。柔之引伸爲凡耎弱之偁,凡撫安之偁。
從木。矛聲。
段注耳由切。三部。
白话解释
柔,糅扳木条,使之由曲变直。字形采用“木”作边旁,“矛”是声旁。
字形解说
此字始見於戰國文字。戰國楚系文字作「」,從
在木上,像雙手整治樹木的樣子;秦系文字作「
」,其上當是「
」之省形。篆文則改從木、矛聲。「矛」為武器,引申也有調整、治理的意思,故為示義的聲符。隸書、楷書則為篆文隸定之形體。在六書中,戰國文字屬於異文會意,篆文以下則屬於形聲兼會意。
柔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367頁,第3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474頁,第2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368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234頁,第8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229頁,第18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808頁,第4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1419頁,第1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3092頁,第1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1186頁,第3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145頁,第8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233頁,第8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1868頁,第2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5939頁【補遺】第16879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1043頁,第2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486頁【崇文】第1941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735頁 |
| 17 | 古字詁林 | 第五冊,第854頁,第1字 |
| 18 | 古字釋要 | 第575頁,第3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