枞字详情

cōngㄘㄨㄥzōngㄗㄨㄥ
二级汉字通用字

木部

8画

4

8画 (枞)

左右结构

形声字

DOO

FOOD

48900

2878

7240

U 679E

SWWY

横、竖、撇、点、撇、点、撇、捺

枞字概述

〔枞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(cōng、zōng),部首是木部,总笔画是8画

〔枞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木、从”,五行属木。

〔枞〕字仓颉码是DOO,五笔是SWWY,四角号码是48900,郑码是FOOD,中文电码是2878,区位码是7240

〔枞〕字的UNICODE是U+679E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6526,UTF-32:0000679E,UTF-8:E6 9E 9E。

〔枞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二级字表中,序号3881

〔枞〕字异体字是

汉字解释

1cōngㄘㄨㄥ

基本解释

常绿乔木,茎高大,树皮灰色,小枝红褐色。木材供制器具,又可做建筑材料,亦称“冷杉”。

详细解释

名词
1.枞树。常绿乔木,又叫冷杉 fir。果实椭圆形,暗紫色。木材供制器具,又可做建筑材料。
枞,松叶柏身木也。从木,从声。 —— 《说文》
2.姓。
3.另见 zōng。

2zōngㄗㄨㄥ

基本解释

〔~阳〕地名,在安徽省。
(樅)

详细解释

1.樅 zōng。
2.另见 cōng。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辰集中 部首:木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1236頁,第1

同文書局本: 第516頁,第13

標點整理本: 第462頁,第9

六書故》同「樅」。

注解

〔枞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辰集中,康熙部首是木部

〔枞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cōng、zōng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木、从

〔枞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cōng] ⑴ 常绿乔木,茎高大,树皮灰色,小枝红褐色。木材供制器具,又可做建筑材料,亦称“冷杉”。 [zōng] ⑴ 〔~阳〕地名,在安徽省。⑵ (樅)

说文解字

说文解字中没收录字头“”,请参考“”字。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六上反切七恭切頁碼184頁,第6

樅松葉柏身。从木從聲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十一反切思峯反頁碼456頁,第5行,第1

樅松葉柏身。從木從聲。

鍇注臣鍇按:《文子》曰:「老子師常從子李暹。」注曰:「言如樅之常不凋。」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六上反切七菾切古音第九部頁碼988頁,第4許惟賢436頁,第5

樅松葉柏身。

段注見《釋木》。郭引《尸子》曰:松柏之鼠。不知堂密之有美樅。按堂密,謂山如堂者。

從木。從聲。

段注七菾切。九部。

樅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363頁,第2字
2陳昌治本第467頁,第8字
3黃侃手批第364頁
4說文校箋第230頁,第14字
5說文考正第227頁,第2字
6說文今釋第796頁,第6字
7說文約注第1397頁,第3字
8說文探原第3057頁,第3字
9說文集注第1167頁,第2字
10說文標整第143頁,第14字
11標注說文第229頁,第15字
12說文注箋第1837頁,第2字
13說文詁林第5856頁
14通訓定聲第223頁,第1字
15說文義證第480頁【崇文】第1917頁
16說文句讀第722頁
17古字詁林第五冊,第812頁,第3字
18古字釋要第568頁,第7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