晻字概述
〔晻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(àn、ǎn、yǎn),部首是日部,总笔画是12画。
〔晻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日、奄”,五行属土。
〔晻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日,奄声。本义是阴暗不明。
〔晻〕字仓颉码是AKLU,五笔是JDJN,四角号码是64016,郑码是KGKZ。
〔晻〕字的UNICODE是U+667B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6235,UTF-32:0000667B,UTF-8:E6 99 BB。
〔晻〕字异体字是奄、暗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辰集上 部首:日部
武英殿刻本: 第1186頁,第8字
同文書局本: 第497頁,第19字
標點整理本: 第443頁,第27字
音《唐韻》:烏感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鄔感切,𡘋音黯。《說文》:不明也。《博雅》:晻,障也。又,冥也。《前漢・元帝紀》:三光晻昧。【註】師古曰:晻與暗同。《荀子・不苟篇》:是姦人將以盜名於晻世者。【註】晻與暗同。
音又,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衣儉切;《正韻》:於檢切,𡘋音奄 —— 晻晻,日無光也。《楚辭・九歎》:日晻晻而下頹。
音又,《集韻》:烏紺切,音閽 —— 義同。
注解
〔晻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辰集上,康熙部首是日部。
〔晻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àn、ǎn、yǎ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日、奄。
〔晻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日,奄声。本义是阴暗不明。
〔晻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àn] ⑴ 古同“暗”:“三光~昧。”㈡ [ǎn] ⑴ 〔~蔼〕a.昏暗不明,如“日~~以西迈。”b.繁盛,如“华盖纷~~。”㈢ [yǎn] ⑴ 〔~~〕昏暗不明,如“日~~而下颓。”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七上反切烏感切頁碼第216頁,第28字續丁孫
晻
不明也。从日𡘹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三反切烏感反頁碼第553頁,第2行,第2字述
不明也。從日奄聲。
鍇注臣鍇按:《漢書》:「以晻致明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七上反切烏敢切古音第八部頁碼第1219頁,第1字許惟賢第535頁,第6字
不朙也。
段注《北征賦》。日晻晻其將暮。《漢書・元帝紀》。三光晻昧。《南都賦》。晻暧蓊蔚。《吳都賦》。旭日晻㫲。凡言晻藹,謂陰翳也。《蜀都賦》作菴藹。
从日。奄聲。
段注烏敢切。八部。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不明也。黑暗=黑晻。暗,日月食也。
晻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426頁,第7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549頁,第4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422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274頁,第8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263頁,第19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948頁,第1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1636頁,第2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3513頁,第1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1401頁,第2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168頁,第17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272頁,第4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2197頁,第1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6808頁【補遺】第17015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511頁,第4字 |
| 15 | 通訓定聲 | 第2661頁,第3字 |
| 16 | 說文義證 | 第576頁【崇文】第2301頁 |
| 17 | 說文句讀 | 第880頁 |
| 18 | 章授筆記 | 第283頁,第5字 |
| 19 | 古字詁林 | 第六冊,第411頁,第2字 |
| 20 | 古字釋要 | 第654頁,第2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