攃字详情
攃
攃字概述
〔攃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(cā、sǎ),部首是扌部,总笔画是17画。
〔攃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扌、蔡”。
〔攃〕字仓颉码是QTBF,五笔是RAWI,四角号码是54091,郑码是DERB。
〔攃〕字的UNICODE是U+6503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5859,UTF-32:00006503,UTF-8:E6 94 83。
〔攃〕字异体字是撒、擦、礤。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卯集中 部首:手部
武英殿刻本: 第1100頁,第8字
同文書局本: 第462頁,第2字
標點整理本: 第409頁,第27字
音《唐韻》:桑割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桑葛切,𡘋音薩 —— 與撒同。詳撒字註。韓愈〈月蝕〉詩:星如攃沙出。
音又,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𡘋七曷切,音䌨 —— 足動草聲。又,摩也。或作礤。
注解
〔攃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卯集中,康熙部首是手部。
〔攃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cā、sǎ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扌、蔡。
〔攃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cā] ⑴ 摩擦。后作“擦”,㈡ [sǎ] ⑴ 同“撒”,散布:“星如~沙出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