揜字概述
〔揜〕字拼音是(yǎn),部首是扌部,总笔画是12画。
〔揜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扌、弇”。
〔揜〕字仓颉码是QORT,五笔是RWGA,四角号码是58046,郑码是DOJE。
〔揜〕字的UNICODE是U+63DC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5564,UTF-32:000063DC,UTF-8:E6 8F 9C。
〔揜〕字异体字是掩、𨢴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卯集中 部首:手部
武英殿刻本: 第1057頁,第2字
同文書局本: 第442頁,第15字
標點整理本: 第389頁,第11字
音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衣檢切;《正韻》:於檢切,𡘋淹上聲。《說文》:自關以東謂取曰揜。揚子《方言》:揜𡩡,取也。關東曰揜,關西曰𡩡。
义一曰覆也。《禮・禮器》:豚肩不揜豆。又,〈聘義〉:瑕不揜瑜,瑜不揜瑕。
义又,困迫也。《易・困彖》:困剛揜也。《禮・表記》:篤以不揜。【疏】君子篤厚行於善道,不使揜逼而被困迫也。
义又,揚子《方言》:滅也。吳揚曰揜。
义又,揜然,疾歸貌。司馬相如〈子虛賦〉:揜乎反鄕。
音又,《唐韻》:烏敢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烏感切,𡘋庵上聲 —— 手揜物也。
义《韻會》與掩同。互詳掩字註。
卷目:考證・卯集中 部首:手部
愛日堂藏本: 第247頁,第4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648頁,第45字
又揜然,疾歸貌。《司馬相如・子虛賦》揜乎反鄉。
謹按揜字文選作晻,史記作闇,惟漢書司馬相如傳作揜。揜然疾歸貌亦惟漢書註有之。今據改司馬相如子虛賦爲漢書司馬相如傳。
注解
〔揜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卯集中,康熙部首是手部。
〔揜〕字拼音是yǎ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扌、弇。
〔揜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yǎn] ⑴ 同“掩”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二上反切衣檢切頁碼第402頁,第38字續丁孫
揜
自關以東謂取曰揜。一曰覆也。从手弇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三反切依漸反頁碼第966頁,第7行,第3字述
自關以東謂取曰揜。從手弇聲。一曰覆也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二上反切衣檢切古音第七部頁碼第2399頁,第2字許惟賢第1042頁,第6字
自關以東取曰揜。
段注取上俗本有謂字。今依宋本。《方言》曰:掩,𡩡,取也。自關而東曰掩。自關而西曰𡩡。或曰抯。按許所據《方言》葢作揜。李善注《子虛》、《上林賦》引《方言》亦作揜也。今《廣雅》掩,取也。字作掩。
从手。弇聲。
段注衣檢切。七部。
一曰覆也。
段注弇,葢也。故从弇之揜爲覆。凡《大學》揜其不善,《中庸》誠之不可揜皆是。
揜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795頁,第4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1015頁,第5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763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529頁,第11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476頁,第21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1752頁,第1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2959頁,第1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5922頁,第2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2544頁,第3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316頁,第20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507頁,第3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4205頁,第1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11805頁【補遺】第17801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509頁,第4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1049頁【崇文】第4193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1725頁 |
| 17 | 古字詁林 | 第九冊,第650頁,第1字 |
| 18 | 古字釋要 | 第1114頁,第1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