插字详情
插
插字概述
〔插〕字拼音是(chā),部首是扌部,总笔画是12画。
〔插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扌、臿”,五行属金。
〔插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手,臿( chā )声。本义是刺入、挤放进去。
〔插〕字仓颉码是QHJX,五笔是RTFV86,RTFE98,四角号码是52077,郑码是DMNB,中文电码是2252,区位码是1869。
〔插〕字的UNICODE是U+63D2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5554,UTF-32:000063D2,UTF-8:E6 8F 92。
〔插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一级字表中,序号2526,属常用字。
〔插〕字反义词是拔,异体字是挿、捷、揷、臿、𢭉、𢰔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卯集中 部首:手部
武英殿刻本: 第1055頁,第2字
同文書局本: 第441頁,第24字
標點整理本: 第388頁,第21字
音《唐韻》:楚洽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測洽切,𡘋音鍤。《說文》:刺肉也。《廣韻》:刺入也。《前漢・高帝紀》:羽檄徵天下兵。【註】魏武奏事云:今邊有警,輒露檄插羽。
义又,《急就篇》:〔師古註〕插者,擔也。兩頭鑯銳,所以插刺禾束,而擔之也。《集韻》或作捷。
义又,與鍤同。刺土器也。《戰國策》:坐而織蕢,立則杖插。
音又,《集韻》:七接切,音妾 —— 搢也。與扱同。
音又,側洽切,音眨 —— 攝也。
义从干、从臼。俗作挿揷,非。
注解
〔插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卯集中,康熙部首是手部。
〔插〕字拼音是chā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扌、臿。
〔插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手,臿( chā )声。本义是刺入、挤放进去。
〔插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chā] ⑴ 扎进去,把细长或薄的东西放进去⑵ 加入,参与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二上反切楚洽切頁碼第402頁,第21字續丁孫
插
刺肉也。从手从臿。
附注徐鍇繫傳:「刺內也。」段玉裁注:「內,各本作肉,今正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三反切楚洽反頁碼第966頁,第2行,第2字述
刺内也。從手、臿。
鍇注臣鍇曰:「會意也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二上反切楚洽切古音第八部頁碼第2393頁,第4字許惟賢第1040頁,第4字
刺內也。
段注內各本作肉。今正。內者,入也。刺內者,刺入也。漢人注經多叚捷字,扱字爲之。
从手。臿聲。
段注楚洽切。八部。
白话解释
插,刺入肉体。字形采用“手、臿”会义。
字形解说
此字始見於篆文。篆文從手、臿聲。楷書同。字從「手」為義符,表示是手部的動作;從「臿」為聲符,應有兼義的功能,依《說文》,「臿」字本義為「舂去麥皮」,不過在文獻中多用為挖土用的鐵鍬,同「鍤」,鐵鍬挖土時要插進土裡,與「插」的「刺入」、「扎入」義密切相關,因此「插」從「臿」聲有兼義功能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。
插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794頁,第4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1013頁,第9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762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528頁,第8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476頁,第6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1749頁,第3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2954頁,第1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5913頁,第1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2541頁,第2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316頁,第5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506頁,第6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4196頁,第1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11785頁【補遺】第17798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594頁,第3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1047頁【崇文】第4185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1721頁 |
| 17 | 古字詁林 | 第九冊,第645頁,第2字 |
| 18 | 古字釋要 | 第1112頁,第11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