剎字详情

chàㄔㄚˋshāㄕㄚ

刂部

9画

7

8画 (刹)

左右结构

KCLN KDLN

OSSK

42900

U 524E

QSYJ 86 、 RSYJ 98

撇、点、横、竖、撇、点、点、竖、竖钩

剎字概述

〔剎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(chà、shā),部首是刂部,总笔画是9画

〔剎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杀、刂”或“𣏂、刂”。

〔剎〕字造字法是形聲,從刀,殺聲。梵語剎多羅的省稱。本义是土或土田,國土。

〔剎〕字仓颉码是KCLN KDLN,五笔是QSYJ86,RSYJ98,四角号码是42900,郑码是OSSK

〔剎〕字的UNICODE是U+524E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1070,UTF-32:0000524E,UTF-8:E5 89 8E。

〔剎〕字异体字是𠛴𠜽

汉字解释

1chàㄔㄚˋ

基本解释

梵語“剎多羅”的簡稱,寺廟佛塔。古~。寶~。

详细解释

名词
1.形聲,從刀,殺聲。梵語剎多羅的省稱。本義:土或土田,國土。
2.同本義 。
land; world;
剎土(佛教語。田土;國土)
3.指佛寺 。
Buddhist temple;
古剎;剎寺(佛寺)
4.梵語 ksana 的音譯。表示極短促的瞬間 。
instant;
剎那;剎時(極短的時間)
5.另見 shā。

2shāㄕㄚ

基本解释

止住。~車。~住這股歪風。

详细解释

1.止住,使停止(機器、車等) 。
brake;
急剎車(或作急煞車)
2.另見 chà。

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中没收录字头“”,请参考“”字。

卷别 :正文・子集下 部首:刀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322頁,第4

同文書局本: 第139頁,第12

標點整理本: 第67頁,第3

唐韻》:初鎋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初轄切;《正韻》:初戛切,𡘋音䓭。玉篇》:刹,柱也。增韻》:又僧寺。

又,釋冢上立柱,中藏舍利子,亦曰刹。王巾〔巾字應為「屮」形誤。王屮作有〈頭陀寺𥓓〉一文。頁0502「正」字注、0519「毗」字注並作「王屮」〕〈頭陀寺𥓓〉:列刹相望。【註】列刹,佛塔也。

集韻》或作𠜽

注解

〔刹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下,康熙部首是刀部

〔刹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chà、shā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杀、刂

〔刹〕字造字法是形声,从刀,杀声。梵语刹多罗的省称。本义是土或土田,国土。

〔刹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chà] ⑴ 梵语“刹多罗”的简称,寺庙佛塔。 [shā] ⑴ 止住。

说文解字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四下反切初轄切頁碼136頁,第26

異體

剎柱也。从刀,未詳。殺省聲。

附注鄭珍新附考:「字出梵書。《眾經音義》云:『按:刹,(字)書無此字,即㓼字畧也。』『大徐附此等譌謬俗書,以古篆偏旁作之,亦太不倫矣。」

剎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272頁,第4字
2陳昌治本第365頁,第2字
3黃侃手批第282頁
4說文校箋第181頁,第12字
5說文考正第171頁,第11字
6說文今釋第614頁,第2字
7說文探原第2510頁,第1字
8說文集注第898頁,第1字
9說文標整第109頁,第11字
10標注說文第178頁,第13字
11說文注箋第1406頁,第1字
12說文詁林第4698頁
13古字詁林第四冊,第579頁,第5字
14古字釋要第449頁,第7字
15新附通誼第18頁,第1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