扣字概述
〔扣〕字拼音是(kòu),部首是扌部,总笔画是6画。
〔扣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扌、口”,五行属木。
〔扣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手,口声。本义是拉住,牵住。
〔扣〕字仓颉码是QR,五笔是RKG,四角号码是56000,郑码是DJVV,中文电码是2099,区位码是3159。
〔扣〕字的UNICODE是U+6263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5187,UTF-32:00006263,UTF-8:E6 89 A3。
〔扣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一级字表中,序号0357,属常用字。
〔扣〕字异体字是叩、敂、釦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卯集中 部首:手部
武英殿刻本: 第1002頁,第2字
同文書局本: 第418頁,第7字
標點整理本: 第365頁,第4字
音《唐韻》:苦𠋫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丘𠋫切,𡘋音𡨥 —— 擊也。《晉書・張華傳》:吳郡臨平岸,出一石鼓,華曰:可取蜀中桐材刻爲魚形,扣之則鳴矣。
音又,《廣韻》、《正韻》:苦后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去后切,𡘋音口 —— 義同。
义又,《說文》:牽馬也。
义本作𢼒,通作叩。
注解
〔扣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卯集中,康熙部首是手部。
〔扣〕字拼音是kòu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扌、口。
〔扣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手,口声。本义是拉住,牵住。
〔扣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kòu] ⑴ 用圈、环等东西套住或拢住;把门~上。⑵ 衣纽⑶ 绳结⑷ 把器物口朝下放或覆盖东西⑸ 相符,符合⑹ 强留⑺ 从中减除⑻ 敲击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二上反切苦后切頁碼第408頁,第17字續丁孫
扣
牽馬也。从手口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三反切懇走反頁碼第979頁,第7行,第1字述
牽馬也。從手、口,口亦聲。
鍇注臣鍇按:《春秋左傳》:「太子扣馬諫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二上反切苦后切古音第四部頁碼第2441頁,第1字許惟賢第1061頁,第8字
牽馬也。
段注《周禮》田僕。凡田,王提馬而走。諸矦晉。大夫馳。注曰:提猶舉也。晉猶抑也。使人扣而舉之抑之皆止奔也。馳放不扣。《史記》。伯夷,叔齊扣馬而諫。
从手。口聲。
段注苦后切。四部。
白话解释
扣,牵马。字形采用“手”作边旁,采用“口”作声旁。
扣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807頁,第1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1034頁,第3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775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539頁,第15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484頁,第13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1783頁,第4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3015頁,第2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6036頁,第1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2590頁,第1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322頁,第1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517頁,第9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4278頁,第1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11987頁【補遺】第17827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1394頁,第3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1067頁【崇文】第4265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1759頁 |
| 17 | 古字詁林 | 第九冊,第724頁,第1字 |
| 18 | 古字釋要 | 第1130頁,第1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