愩字概述
〔愩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(gōng、gòng、hǒng),部首是忄部,总笔画是13画。
〔愩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忄、貢”。
〔愩〕字仓颉码是PMBC,五笔是NAMY,四角号码是91086,郑码是UBLO。
〔愩〕字的UNICODE是U+6129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4873,UTF-32:00006129,UTF-8:E6 84 A9。
〔愩〕字异体字是慐、𢦅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卯集上 部首:心部
武英殿刻本: 第945頁,第19字
同文書局本: 第396頁,第10字
標點整理本: 第341頁,第1字
音《廣韻》:古紅切;《集韻》:沽紅切,𡘋音公。《玉篇》:心動也。
音又,《集韻》:胡公切,音洪 —— 憒也。
音又,《集韻》:虎孔切,音嗊 —— 心恍惚曰𢦅,或省作愩。又,《集韻》:古送切,音貢 —— 心動也。一曰自高。
注解
〔愩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卯集上,康熙部首是心部。
〔愩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gōng、gòng、hǒng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忄、貢。
〔愩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gōng] ⑴ 心乱;烦乱。⑵ 恐惧。㈡ [gòng] ⑴ 自高。㈢ [hǒng] ⑴ 心神恍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