弱字详情
弱
弱字概述
〔弱〕字拼音是(ruò),部首是弓部,总笔画是10画。
〔弱〕字是左右结构,二叠字 (左右二叠字),可拆字为“弓、冫、弓、冫”,五行属金。
〔弱〕字造字法是会意。小篆字形,两把弯曲的弓,“彡”( shān )象毛羽之形,合起来表示柔弱。本义是气力小;势力差。
〔弱〕字仓颉码是NMNIM,五笔是XUXU,四角号码是17127,郑码是YZYT,中文电码是1726,区位码是4085。
〔弱〕字的UNICODE是U+5F31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4369,UTF-32:00005F31,UTF-8:E5 BC B1。
〔弱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一级字表中,序号2134,属常用字。
〔弱〕字反义词是强,异体字是𢐅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寅集下 部首:弓部
武英殿刻本: 第858頁,第16字
同文書局本: 第358頁,第24字
標點整理本: 第302頁,第26字
音《唐韻》:而勺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日灼切,𡘋音若。《玉篇》:尫劣也。《釋名》:委也。《增韻》:懦也。《書・洪範》:六極,六曰弱。【傳】尫劣。【疏】尫劣𡘋是弱事,爲筋力弱,亦爲志氣弱。鄭康成云:愚懦不毅曰弱,言其志氣弱也。《禮・曲禮》:二十曰弱冠。【疏】體猶未壯,故曰弱也。《釋名》:二十曰弱,言柔弱也。
义又,孅弱,體柔貌。司馬相如〈子虛賦〉:嫵媚孅弱。
义又,弱行。《左傳・昭七年》:孟縶之足,不良弱行。【註】跛也。
义又,水名。《書・禹貢》:導弱水至于合黎。《山海經》:海內崑崙之墟,弱水出西南隅。《史記・大宛傳》:安息長老傳聞條枝有弱水西王母而未
見。【註】《索隱》曰:《魏略》云:弱水在大秦西。《𤣥中記》云:天下之弱者,有崑崙之弱水,鴻毛不能載也。
义又,衰也。《左傳・昭三年》:姜族弱矣。而嬀將始昌。
义又,敗也。《釋名》:衂也。《左傳・襄二十六年》:頡遇王子弱焉。【註】弱,敗也。言爲王子所得。
义又,喪也。《左傳・昭三年》:又弱一个焉。
义又,繁弱,弓名。亦作蕃弱。《左傳・定四年》:封父之繁弱。【註】繁弱,大弓名。《孔叢子・公孫龍篇》:楚王張繁弱之弓。司馬相如〈子虛賦〉:彎蕃弱。【註】文穎曰:蕃弱,夏后氏之良弓名。
义《說文》本作𢐅。
注解
〔弱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寅集下,康熙部首是弓部。
〔弱〕字拼音是ruò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、。
〔弱〕字造字法是会意。小篆字形,两把弯曲的弓,“彡”( shān )象毛羽之形,合起来表示柔弱。本义是气力小;势力差。
〔弱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ruò] ⑴ 力气小,势力小,与“强”相对⑵ 年纪小⑶ 不够,差点儿,与“强”相对⑷ 差,不如⑸ 丧失(指人死)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九上反切而勺切頁碼第296頁,第16字續丁孫
𢐅
異體弱
橈也。上象橈曲,彡象毛氂橈弱也。弱物幷,故从二𢎥()。
附注段玉裁注:「橈者,曲木也,引申為凡曲之稱。直者多強,曲者多弱。」「曲似弓,故以弓象之;弱似毛弱,故以彡象之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七反切如約反頁碼第741頁,第1行,第1字述
橈也。上象橈曲,彡象毛氂。橈,弱也。弱物并,故從二𢎥。
鍇注臣鍇曰:「指事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九上反切而勺切古音第二部頁碼第1697頁,第2字許惟賢第744頁,第1字
橈也。
段注橈者曲木也。引伸爲凡曲之偁。直者多強。曲者多弱。易曰:棟橈。本末弱也。弱與橈㬪韵。
上象橈曲。
段注謂弓也。
彡象毛氂橈弱也。
段注曲似弓。故以弓像之。弱似毛氂。故以彡像之。
弱物幷。
段注不能獨立。
故从二。
段注而勺切。古音在二部。
白话解释
弱,柔曲。字形上部的“弓”像柔曲的形状;而“彡”,像毛发柔弱的样子。柔弱的事物往往相连相存,因此字形采用两个会义。
字形解说
此字始見於戰國文字。構形凡有兩類,並皆從弓,有的從「彡」,與篆文構形相同。有的省從「二」,為隸書、楷書之所本。漢隸二類並呈。《說文‧彡部》:「,橈(ㄋㄠˊ)也。上象橈曲。彡象毛氂,橈弱也。弱物并,故从二?。」橈本指曲木,引申為「曲」。「?」字從弓、從彡,彎曲似弓,故取像於弓;柔弱似氂牛之毛,故取像於彡。直者多強,曲者多弱,因用彎曲以表柔弱,柔弱之物多並存而難以獨立,因此「弱」從二「?」,本義為曲木。在六書中屬於同文會意。
弱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582頁,第9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739頁,第7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564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378頁,第11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355頁,第11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1279頁,第1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2195頁,第2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4426頁,第2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1893頁,第2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231頁,第2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368頁,第7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3055頁,第2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8934頁【補遺】第17354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1329頁,第4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765頁【崇文】第3057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1209頁 |
| 17 | 說文新證 | 第705頁,第1字 |
| 18 | 古字詁林 | 第八冊,第61頁,第2字 |
| 19 | 古字釋要 | 第853頁,第3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