庰字详情

𭗱

bìngㄅㄧㄥˋpíngㄆㄧㄥˊ

广部

9画

8

11画 (庰)

半包围结构

ITT

TGUE

00241

U 5EB0

YUAK 86 、 OUAK 98

点、横、撇、点、撇、横、横、撇、竖

庰字概述

〔庰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(bìng、píng),部首是广部,总笔画是9画

〔庰〕字是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“广、并”。

〔庰〕字仓颉码是ITT,五笔是YUAK86,OUAK98,四角号码是00241,郑码是TGUE

〔庰〕字的UNICODE是U+5EB0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4240,UTF-32:00005EB0,UTF-8:E5 BA B0。

〔庰〕字异体字是𢉟𢊜

汉字解释

1bìngㄅㄧㄥˋ

基本解释

隐蔽的地方。
厕所。

2píngㄆㄧㄥˊ

基本解释

古同“”。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寅集下 部首:广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830頁,第12

同文書局本: 第346頁,第30

標點整理本: 第289頁,第24

唐韻》、《集韻𡘋必郢切,音餠。玉篇》:蔽也、薄也。六書故》:門閒屛蔽者,所謂塞門也。

又,《廣雅》:庰,藏也。

又,《廣韻》:防正切;《集韻》:毗正切,𡘋音倂。廣韻》:庰,隱僻也、廁也。

又,《廣韻》:蒲徑切;《集韻》:步定切,𡘋瓶去聲 —— 義同。

玉篇》或作帲、屛。

注解

〔庰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寅集下,康熙部首是广部

〔庰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bìng、píng,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广、并

〔庰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bìng] ⑴ 隐蔽的地方。⑵ 厕所。 [píng] ⑴ 古同“屏”。

说文解字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九下反切必郢切頁碼309頁,第2

庰

異體

庰蔽也。从广幷聲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十八反切比郢反頁碼767頁,第7行,第1

庰蔽也。從广并聲。

鍇注臣鍇曰:「蔽屏也。《吕氏春秋》:『趙簡子立於屏蔽之下。』」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九下反切必郢切古音第十一部頁碼1774頁,第3許惟賢776頁,第6

庰蔽也。

段注此與《尸部》之屛義同,而所謂各異。此字从广。謂屋之隱蔽者也。《廣雅》曰:圊圂庰廁也。《急就篇》曰:屛廁淸溷糞土壤。屛與庰通。溷與圂通。圊與淸通。下文云廁,淸也。則庰亦謂廁。《戰國策》云:宋王鑄諸侯之象。使侍屛匽。《周禮》注云:匽,路廁也。

从广。幷聲。

段注必郢切。十一部。
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
章太炎 (近代)

庰,茅廁之蔽;屏,一切之蔽。(屏,動詞;庰,名詞)。

《急就篇》曰:「屏廁清糞溷土壤」,溷本溷襍,引申為廁;廁本糞廁,引申為襍廁。

庰(别言),茅廁之蔽也;屏(通言),一切蔽也。

庰,廁之蔽;屏,一切之蔽。

庰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609頁,第4字
2陳昌治本第769頁,第7字
3黃侃手批第588頁
4說文校箋第394頁,第9字
5說文考正第370頁,第4字
6說文今釋第1331頁,第5字
7說文約注第2273頁,第3字
8說文探原第4587頁,第2字
9說文集注第1964頁,第3字
10說文標整第240頁,第27字
11標注說文第382頁,第10字
12說文注箋第3164頁,第2字
13說文詁林第9246頁【補遺】第17402頁
14通訓定聲第3461頁,第2字
15說文義證第798頁【崇文】第3189頁
16說文句讀第1264頁
17章授筆記第388頁,第6字
18古字詁林第八冊,第266頁,第3字
19古字釋要第885頁,第3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