幅字详情
幅
幅字概述
〔幅〕字拼音是(fú),部首是巾部,总笔画是12画。
〔幅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巾、畐”,五行属水。
〔幅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巾,畐( fú )声。从“巾”表示与布帛有关。声符“畐”训“满”(参“福”字条),在字中亦兼有表义作用。布帛的宽度( 广 )与“满”有相通之处,故可以引申。本义是布帛的宽度。
〔幅〕字仓颉码是LBMRW,五笔是MHGL,四角号码是41266,郑码是LIJK,中文电码是1607,区位码是2389。
〔幅〕字的UNICODE是U+5E45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4133,UTF-32:00005E45,UTF-8:E5 B9 85。
〔幅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一级字表中,序号2648,属常用字。
〔幅〕字异体字是䋹、䌿、畐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寅集中 部首:巾部
武英殿刻本: 第794頁,第7字
同文書局本: 第334頁,第21字
標點整理本: 第276頁,第7字
音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𡘋方六切,音福。《說文》:布帛廣也。《玉篇》:布帛廣狹。《廣韻》:絹幅,《爾雅・釋天》:緇廣充幅,長尋曰旐。【疏】以黑色之帛,廣全幅長八尺,屬於杠,名旐。《急就篇》〔註〕:四丈曰疋,兩邊具曰幅。《左傳・襄二十八年》:夫富,如布帛之有幅焉,爲之制度,使無遷也。夫民生厚而用利於是乎,正德以幅之。【疏】言用正德以爲邊幅,使有度也。《前漢・馬援傳》:修飾邊幅。【註】若布帛,修飾其邊幅也。
义又,《廣雅》:匡幅,滿也。
义又,《廣韻》:姓也。
音又,《廣韻》:彼側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筆力切,𡘋音逼。《廣韻》:行縢名。《左傳・桓二年》:帶裳幅舄。【註】幅若今行縢。《詩・小雅》:邪幅在下。【傳】幅,逼也,所以自偪束也。
义又,《韻會》:通作偪。《禮・內則》:偪、屨、著綦。【註】鄭云:以幅帛邪纏於足,所以自偪束。逼卽縢約也。
卷目:考證・寅集中 部首:巾部
愛日堂藏本: 第199頁,第1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646頁,第28字
《禮・內則》偪屨著綦。〔註〕鄭云,以幅帛邪纏於足,所以自偪束。逼卽縢約也。
謹按內則無此註,查係小雅疏,而又非原文。謹移於上文小雅傳所以自偪束也下,照原文爲正義邪纏於足謂之邪偪。名曰偪者,所以自偪束也。
注解
〔幅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寅集中,康熙部首是巾部。
〔幅〕字拼音是fú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巾、畐。
〔幅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巾,畐( fú )声。从“巾”表示与布帛有关。声符“畐”训“满”(参“福”字条),在字中亦兼有表义作用。布帛的宽度( 广 )与“满”有相通之处,故可以引申。本义是布帛的宽度。
〔幅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fú] ⑴ 布的宽度⑵ 泛指事物的宽度⑶ 边缘⑷ 量词,用于布帛、图画等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七下反切方六切頁碼第252頁,第15字續丁孫
幅
布帛廣也。从巾畐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四反切方菊反頁碼第647頁,第5行,第1字述
布帛廣。從巾畐聲。
鍇注臣鍇曰:「《春秋左傳》曰:『爲之幅度,使之無遷。』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七下反切方六切古音第一部頁碼第1429頁,第2字許惟賢第625頁,第10字
布帛廣也。
段注凡布帛廣二尺二寸。其邊曰幅。《左傳》曰:夫富如布帛之有幅焉。爲之制度。使無遷也。引伸爲邪幅。《小雅》。邪幅在下。傳曰:幅,偪也。所以自偪束也。
从巾。畐聲。
段注方六切。古音在一部。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「幅員」與「福云」同,員,均也。
布帛之廣也。引申為廣,又引申為幅員,幅仍訓廣而為名詞矣。
布帛廣也。《詩》「幅(廣也)[隕](均也)=福云(?)。
布帛廣也。《詩》「幅(廣也)[陨](均也)」=福云。
白话解释
幅,布帛的宽度。字形采用“巾”作边旁,采用“畐”作声旁。
字形解说
此字始見於戰國文字,左「巾」,右「畐」。篆文從巾、畐(ㄈㄨˊ fú)聲。從「巾」,指布帛、紡織品;「畐」表示音讀。楷書從篆文來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。
幅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495頁,第11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632頁,第3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484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319頁,第7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304頁,第12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1098頁,第1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1873頁,第1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3894頁,第2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1619頁,第1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195頁,第19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313頁,第17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2574頁,第1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7786頁【補遺】第17160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898頁,第1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667頁【崇文】第2665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1026頁 |
| 17 | 章授筆記 | 第324頁,第5字 |
| 18 | 古字詁林 | 第七冊,第160頁,第2字 |
| 19 | 古字釋要 | 第747頁,第7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