凫字详情

ㄈㄨˊ
二级汉字次常用字通用字

几部

6画

4

13画 (鳧)

上下结构

会意字

PYSN

RZQD

27217

7683

5776

U 51EB

QYNM 86 、 QWB 98

撇、横折钩、点、竖折折钩、撇、横折弯钩/横斜钩

凫字概述

〔凫〕字拼音是(fú),部首是几部,总笔画是6画

〔凫〕字是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“丿、𠃌、丶、几”,五行属水。

〔凫〕字仓颉码是PYSN,五笔是QYNM86,QWB98,四角号码是27217,郑码是RZQD,中文电码是7683,区位码是5776

〔凫〕字的UNICODE是U+51EB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0971,UTF-32:000051EB,UTF-8:E5 87 AB。

〔凫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二级字表中,序号3620,属次常用字

〔凫〕字异体字是𣹋𩾖

汉字解释

ㄈㄨˊ

基本解释

水鸟,俗称“野鸭”,似鸭,雄的头部绿色,背部黑褐色,雌的全身黑褐色,常群游湖泊中,能飞。
同“”。
〔~茈〕古书上指“荸荠”。
同“”。

详细解释

名词
1.动物名。俗名野鸭 teal。鸟纲,雁鸭目,雁鸭科。体长60余厘米,喙宽而扁平且短,除繁殖期外,都过群集生活。
凫,水鸭也。 —— 《广韵》
2.另一说凫是“家鸭”
凫雏(幼凫);凫雁(野鸭与大雁);凫胫(野鸭的小腿)
动词
浮游;泅水 。
swim;
凫水(泅水);凫泛(浮游) 【漢典】。

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中没收录字头“”,请参考“”字。

卷别 :正文・亥集中 部首:鳥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3546頁,第7

同文書局本: 第1481頁,第7

標點整理本: 第1480頁,第8

唐韻》:防無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馮無切;《正韻》:逢夫切,𡘋音扶。爾雅・釋鳥》:舒鳧,鶩。【郭註】鴨也。【疏】野曰鳧,家曰鴨。【又】鳧、雁𨢄,其足蹼,其踵企。【郭註】鳧、雁腳閒有幕蹼屬相著,飛卽伸其腳跟企直。【疏】𨢄,類也。【又】鸍,沈鳧。【註】狀似鴨而小,背文靑色,𤰞腳,紅掌,短喙,長尾。詩・鄭風》:弋鳧與雁。又,〈大雅〉:鳧鷖在涇。【註】鳧,水鳥;鷖,鳧屬。

又,《南越志》:有私鳧,棲息松閒不水處,宿必以樹。又,揚子《方言》:〔郭註〕江東有小鳧,其多無數,俗謂之冠鳧。

又,《山海經》:鹿臺山有鳥,狀如雄雞,人面,曰鳧徯。

又,官名。周禮・冬官・考工記》:鳧氏爲鍾。正字通》:鳧入水不溺,以名鍾工,取虛浮之義。

又,山名。詩・魯頌》:保有鳧繹。【註】鳧、繹,二山名。又,鳧麗山。見《山海經》。

又,魚鳧,人名。蜀山氏之君也。見《成都記》。

又,鳧茨,草名。後漢・劉𤣥》:人掘鳧茨而食。又,《廣韻》:茆鳧,葵也。

俗省作鳬。

卷目:考證・亥集中 部首:鳥部

愛日堂藏本: 第880頁,第1

同文書局本: 第1681頁,第21

《揚子方言郭註》江東有小鳧,其多無數,俗謂之冠鳧。

謹照原文冠鳧改寇鳧。

注解

〔鳧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亥集中,康熙部首是鳥部

〔鳧〕字拼音是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鳥、几

〔鳧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fú] ⑴ 同“鳬”。《詩•鄭風•女曰雞鳴》:“將翱將翔,弋鳧與鹰。”

说文解字

说文解字中没收录字头“”,请参考“”字。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三下反切房無切頁碼95頁,第7

異體鳬、𩾖

鳧舒鳧,鶩也。从鳥𠘧聲。

附注《說文新證》:「甲骨文、金文鳧字从隹,勹聲,从隹與从鳥通。」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六反切凡無反頁碼256頁,第2行,第1

鳧舒鳧,鶩。從鳥𠘧聲。

鍇注臣鍇曰:「鳧短羽也,名舒鳧。」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三下反切房無切古音第四部頁碼481頁,第1許惟賢215頁,第11

鳧舒鳧,

段注逗。

鶩也。

段注《釋鳥》曰:舒鴈,鵝。舒鳧,鶩。《内則》注同舍人,李巡云:野曰鴈。家曰鵝。野曰鳧。家曰鶩。按野曰鴈,鳧。而畜於家者曰舒鴈,舒鳧。是爲鵝,鶩。舒者,謂其行舒遟不畏人也。詩弋鳧與鴈。以及他言鴻鴈鳧鷖。皆謂野鳥。非舒鳧,舒鴈也。《大雅》傳曰:鳧,水鳥也。鷖,鳧屬也。然則《說文》於鳧下舉舒鳧。葢謂統言可不別。但云舒鳧,則固析言之矣。尋許意不以鳧入《鳥部》而入《𠘧部》。此句丩二部之例。𪁗之羽短不能飛。故其字從𠘧。豈知野𪁗亦短羽而能飛乎。

𠘧鳥。𠘧亦聲。

段注各本作從鳥𠘧聲。今補正。房無切。古音葢在四部。

鳧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188頁,第2字
2陳昌治本第258頁,第6字
3黃侃手批第206頁
4說文校箋第126頁,第10字
5說文考正第120頁,第7字
6說文今釋第428頁,第3字
7說文約注第734頁,第1字
8說文探原第1716頁,第1字
9說文集注第623頁,第1字
10說文標整第76頁,第5字
11標注說文第125頁,第13字
12說文注箋第933頁,第2字
13說文詁林第3587頁【補遺】第16534頁
14通訓定聲第1423頁,第4字
15說文義證第255頁【崇文】第1017頁
16說文句讀第363頁
17說文新證第232頁,第2字
18古字詁林第三冊,第576頁,第1字
19古字釋要第326頁,第3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