帲字概述
〔帲〕字拼音是(píng),部首是巾部,总笔画是11画。
〔帲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巾、幷”。
〔帲〕字仓颉码是LBYJJ,五笔是MHTF,四角号码是42241,郑码是LIAE。
〔帲〕字的UNICODE是U+5E32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4114,UTF-32:00005E32,UTF-8:E5 B8 B2。
〔帲〕字异体字是帡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寅集中 部首:巾部
武英殿刻本: 第790頁,第9字
同文書局本: 第332頁,第19字
標點整理本: 第274頁,第14字
音《集韻》:必郢切,音餠。《廣雅》:帲覆也。【註】福郢反。
音又,《類篇》:旁經切,音瓶 —— 義同。又,屋蔽也。
音又,《韻會》:悲萌切,音綳 —— 幄也。揚子《法言》:然後知夏屋之爲帲幪也。【註】在旁曰帲,在上曰幪。
注解
〔帲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寅集中,康熙部首是巾部。
〔帲〕字拼音是píng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巾、幷。
〔帲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píng] ⑴ 帷幕:“华烛光辉深下~帏。”⑵ 覆盖;庇护:“民之疾苦,悉赖~幪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