帣字详情

𭗱

juànㄐㄩㄢˋjuǎnㄐㄩㄢˇ

巾部

9画

6

9画 (帣)

上下结构

FQLB

UBLI

90227

U 5E23

UDMH 86 、 UGMH 98

点、撇、横、横、撇、捺、竖、横折钩、竖

帣字概述

〔帣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(juàn、juǎn),部首是巾部,总笔画是9画

〔帣〕字是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“、巾”。

〔帣〕字仓颉码是FQLB,五笔是UDMH86,UGMH98,四角号码是90227,郑码是UBLI

〔帣〕字的UNICODE是U+5E23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4099,UTF-32:00005E23,UTF-8:E5 B8 A3。

汉字解释

1juànㄐㄩㄢˋ

基本解释

口袋。

详细解释

名词
1.有底的囊。
purse; pocket;
帣,囊也。今盐官三斛为一帣。 —— 《说文》
2.另见 juǎn。

2juǎnㄐㄩㄢˇ

基本解释

用绳束紧(袖子、袖套):“髡~韝鞠𦜕,侍酒于前。”

详细解释

动词
1.卷起袖口 。
roll up one's sleeves;
帣鞲(卷束衣袖并加臂套)
2.另见 juàn。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寅集中 部首:巾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787頁,第1

同文書局本: 第331頁,第6

標點整理本: 第272頁,第22

唐韻》:居倦切;《集韻》:古倦切,𡘋音眷。說文》:囊也。今鹽官三斛爲一帣。

又,《集韻》:逵員切,音權 —— 囊有底曰帣。

又,《類篇》:古轉切,音卷 —— 斂衣褏也。史記・淳于髡傳》:帣韝鞠𦜕【註】《索隱》曰:帣謂收袖也。

注解

〔帣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寅集中,康熙部首是巾部

〔帣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juàn、juǎn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龹、巾

〔帣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juàn] ⑴ 口袋。 [juǎn] ⑴ 用绳束紧(袖子、袖套):“髡~韝鞠𦜕,侍酒于前。”

说文解字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七下反切居倦切頁碼253頁,第33

帣囊也。今鹽官三斛爲一帣。从巾𨤑聲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十四反切俱便反頁碼650頁,第6行,第2

帣嚢也。今鹽官三斛爲一帣。從巾,從𢍏聲。

鍇注臣鍇曰:「亦嚢也。」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七下反切居倦切古音第十四部頁碼1440頁,第3許惟賢631頁,第1

帣囊也。

段注《集韵》曰:囊有底曰帣。或借爲絭字。《史記》。淳于髡帣韝鞠𦜕。帣韝謂以韝約袖。《糸部》曰:絭,纕臂繩也。

今鹽官三斛爲一帣。

段注舉漢時語證之。掊字下曰:今鹽官入水取鹽爲掊。皆漢時鹽法中語。

从巾。𢍏聲。

段注居倦切。十四部。

帣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498頁,第10字
2陳昌治本第636頁,第4字
3黃侃手批第486頁
4說文校箋第321頁,第5字
5說文考正第306頁,第5字
6說文今釋第1104頁,第2字
7說文約注第1886頁,第2字
8說文探原第3917頁,第1字
9說文集注第1629頁,第4字
10說文標整第196頁,第33字
11標注說文第316頁,第3字
12說文注箋第2594頁,第1字
13說文詁林第7829頁【補遺】第17167頁
14通訓定聲第2993頁,第2字
15說文義證第673頁【崇文】第2689頁
16說文句讀第1035頁
17古字詁林第七冊,第186頁,第2字
18古字釋要第751頁,第4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