帖字详情
帖
帖字概述
〔帖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(tiè、tiě、tiē),部首是巾部,总笔画是8画。
〔帖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巾、占”,五行属火。
〔帖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巾,占声。本义是古代字写在布帛上叫帖。
〔帖〕字仓颉码是LBYR,五笔是MHHK,四角号码是41260,郑码是LIIJ,中文电码是1586,区位码是4491。
〔帖〕字的UNICODE是U+5E16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4086,UTF-32:00005E16,UTF-8:E5 B8 96。
〔帖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一级字表中,序号1107,属常用字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寅集中 部首:巾部
武英殿刻本: 第784頁,第4字
同文書局本: 第330頁,第1字
標點整理本: 第271頁,第26字
音《唐韻》:他叶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託協切;《正韻》:他協切,𡘋音貼。《說文》:帛書署也。《廣韻》:券帖。
义又,《通俗文》:題賦曰帖。
义又,唐制,帖試士曰試帖。舉人總括經文以應帖試,曰帖括。《文獻通考》:帖經,以其所習經,掩其兩端,中閒開惟一行,裁紙爲帖。凡帖三字,隨時增損,可否不一,或得四,或得五,或得六,爲通。《唐書・選舉志》:楊綰疏言明經,但記帖括。
义又,《唐國史補》:宰相判事有堂案,處分百司曰堂帖。
义又,《廣雅》:帖,服也。
义又,《增韻》:妥帖,定也。王逸〈楚辭序〉:義多乖異,事不妥帖。陸機〈文賦〉:或妥帖而易施。
义又,《廣韻》:牀前帷也。《釋名》:牀前帷曰帖。言帖帖而垂也。
注解
〔帖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寅集中,康熙部首是巾部。
〔帖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tiè、tiě、tiē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巾、占。
〔帖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巾,占声。本义是古代字写在布帛上叫帖。
〔帖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tiè] ⑴ 学习写字时摹仿的样本㈡ [tiě] ⑴ 便条⑵ 邀请客人的纸片⑶ 写着生辰八字的纸片⑷ 量词,用于配合起来的若干味汤药㈢ [tiē] ⑴ 妥适⑵ 顺从,驯服⑶ 姓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七下反切他叶切頁碼第253頁,第17字續丁孫
帖
帛書署也。从巾占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四反切逷輒反頁碼第649頁,第5行,第1字述
帛書署。從巾占聲。署謂檢署名也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七下反切他叶切古音第七部頁碼第1434頁,第4字許惟賢第628頁,第5字
帛書署也。
段注《木部》曰:檢,書署也。木爲之謂之檢。帛爲之則謂之帖。皆謂幖題。今人所謂籤也。帛署必黏𪏻。引伸爲帖服,爲帖妥。俗製貼字爲相附之義。製怗字爲安服之義。
从巾。占聲。
段注他叶切。七部。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帖服乃慴服之假。粘帖之帖當作沾。妥帖之帖當作聑。
帛言之者也。占古音「天」,如沾即添字。帖古音如添(?)。帖服=慴服(俗作怗)。妥帖=妥聑(聑,安也)。帖在牆上,帖=黏(沾?)。
占古音「天」,如沾即添字。帖服乃慴【則】之假。糊帖字乃黏之假,蓋黏亦以占聲。妥帖字乃聑之假,《說文》:「聑,安也」。
白话解释
帖,帛布上书写的题签。字形采用“巾”作边旁,采用“占”作声旁。
字形解说
此字始見於篆文,從巾、占聲。「巾」指布的材質;「占」表示音讀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。楷書從篆文來。
帖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497頁,第11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634頁,第8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485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320頁,第8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305頁,第13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1102頁,第1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1880頁,第4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3908頁,第2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1625頁,第3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196頁,第18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315頁,第5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2585頁,第1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7811頁【補遺】第17165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499頁,第1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671頁【崇文】第2681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1031頁 |
| 17 | 章授筆記 | 第325頁,第7字 |
| 18 | 古字詁林 | 第七冊,第182頁,第1字 |
| 19 | 古字釋要 | 第750頁,第4字 |